第三卷:亲征蒙古 第一百零七章:万历七年(1/2)
第三卷:亲征蒙古第一百零七章:万历七年
越南军队的战斗力果然不怎么样,一个月的功夫,似乎只攻克了一个县城,县太爷名叫游威,他招募乡丁守城,还将衙役、师爷等人都派上了用场,死守了将近半个月才被攻破。越南军的进攻因此受到了阻碍,明朝的援军不断到来,很快他们就三面受敌,只好且战且退。
万历六年八月初五,刘珽的东军,和广西当地的卫所兵,总共十余万人,在广西镇安一战,大破越南军,斩敌两千余人,将越南十余万侵略军赶回越南境内。
刘珽根据从家族那学来的经验,派人寻找到了黎氏后人,是原来黎王的三儿子。万历六年八月二十六,刘珽举着光复黎朝的旗号,以镇压越南叛乱为由,攻入越南境内。黎氏政权在越南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越南北方各地看莫氏立足未稳,纷纷倒戈,拥立黎氏三儿子为王,在明军的带领下,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收复了整个越南北部,兵临清化城下。
莫氏的根基是在南方,他们家族原本就是南方的一个大世家,刘珽攻了几次清化城都没有攻下,由于不熟悉地形,没有能快速包围住清化城,现在随着南部莫氏到来的兵力越来越多,双方实际上谁也打不了谁,两军在清化城北开始了对峙。
军情的奏报传到了京城,万历看了以后,直觉就想起了二战后的朝鲜,现在地越南就好比1951年的朝鲜。想想以前那个时代北朝鲜和南朝鲜(韩国)的分裂,以及他们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差别,想想他们虽然血浓于水,却不得不长期相互隔离甚至战争……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与美国在朝鲜的战争没有打完,打到一半就讲和了,把人家国家活生生分成两半。
现在越南的战争也是这样,要么就全部退兵。要么就打掉南部、统一整个越南,千万不能讲和。讲和是对越南人民地一个巨大伤害。
万历当机立断,让两广总兵继续调兵增援刘珽,另外考虑到云南苗兵距离最近,战斗力不错,又十分适合山林湿地作战,也一并征调了两万余人,进入越南。江南水师也调出两个营。并且运送福建、浙江等地精兵万余,从福建泉州港出发,穿过中国南海,从海路直接进攻越南南部。
清化城边的两军对峙两个月后,明朝地各路援军陆续到达,陆上兵力达到二十五万,堪称明朝一百年来出动兵力最多的一次,而且现在的明朝士兵个个利刃坚盾。后勤保障充足,比起一百年前英宗征蒙古的那四十万大军不知道要强上多少。于是,莫氏的军队开始节节败退,在他们撤出清化城后的第三天,明朝的海军在越南南部占城登陆。一万余闽浙士兵在后方地出现,沉重打击了莫氏的信心。不久之后,莫氏逃往真腊(老挝),他手下的部众顿时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如作鸟兽散,越南全境平复。
越南平复了,现在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越南是要重新让黎氏的三儿子为王,然后明军撤出越南,继续接受越南的封贡?还是效仿当年成祖皇帝。将越南并入明朝管辖?
其实黎氏地族人大多被杀。只有少数人逃亡,所以他们的根基早已失去大半。要想让黎氏继续统治越南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明朝就此占领越南,似乎不够名正言顺,考虑再三,万历下令从越南撤兵,越南境内不留一兵一卒。
对于这一点,朝中大臣都很不理解,按照他们的思维,现在理应继续驻兵镇守越南,等黎氏站稳脚跟,再行撤兵不迟。
只有张四维等少数大臣明白万历的意思,所以极力赞成撤兵,因为越南已经平复,继续驻兵不但徒乱人意,而且军饷粮草也供应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