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生 > 第八十二章:亲巡九边(解禁)

第八十二章:亲巡九边(解禁)(1/2)

目录
好书推荐: 倾寻天籁 一夜倾城 重掌洪荒三界 凤皇 少林门徒 女神之耶路撒冷 无敌浪子 神雕惊雷 本宫不在线 修真之风流才子

偏将汪宗平、参将谭继等人看到下雨了,连忙走上前来,汪宗平说道:“皇上,下雨了,随微臣回营中避避雨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万历抬头看了看,见乌云虽黑,但云层很低、飘的很快,他知道这不过是初夏常见的阵雨,来也快,去也快,现在正是操练的紧要关头,自己怎么能扔下这场中一万士兵,一个人去避雨?

“不用了,朕今天既然站在这将台上,就是场中的主将,区区小雨而已,我们将士们还在场中,主将怎可先退?”

汪宗平见状,连忙脱下外衣,交给了林庆,林庆将那外衣撑在万历头顶,用来遮雨,一旁的谭继向台下喊道:“快拿伞来!”

突然,几声马匹的嘶鸣声传来,万历望向场中,雷声之中,前哨军有几匹马受了惊,骑兵们没有控制住,居然乱作一团,在他们长官喝令之下,好不容易才稳住了,阵型却已经有些乱,不少人将手放在额头遮雨,东张西望起来,似乎觉得既然下了雨,是不是应该收队了。

反观锦衣卫这边,虽然也有一些马匹不安,却并没有太大的动静,他们只是拿眼看着阵前的千户,等待着命令。

万历心中恍然,是了,这就是差距了,赵士桢的操练方法虽然精妙,沈有容也的确一个将才,但是,新兵毕竟是新兵,这些前哨军士兵光有吓人的外表,却没有千锤百炼出来的纪律,真正打起仗来,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万历看着场中的前哨军骑兵,心里再也提不起半点继续操练的兴趣,突然之间,觉得自己这半年来,只是让这些神机营士兵们在此闭门造车,自己原本寄予厚望的这五千火铳骑兵,现在只是徒有其表而已。想到大明卫所兵号称两百万,为只有九边卫所兵可以一战?因为他们都是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就算他们没有优良的马匹,没有统一配置的火器,他们依然可以抵挡地住凶狠的蒙古骑兵……那么眼前这些士兵们,他们可以吗?

雨势开始变小,很快,就停了下来,乌云渐渐散去,阳光似乎又要破空而出,肖大路问道:“皇上,雨停了,要不要继续?”

“不用了,叫将士们收队,朕要回宫去了。”

肖大路知道皇上一向对演练很有兴趣,现在突然拉长了脸要提前回去,他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说道:“是,皇上。”

锦衣卫们收了队,护送皇上出了操练场,留下了汪宗平和沈有容等人在场中面面相觑。

……

万历回到乾清宫,恰好王皇后也在,她看到皇上的头发和身上的龙袍都有些湿,惊道:“刚才皇上淋了雨了?”

“淋了一点,没事的。”

王皇后忙取出手帕,一边替万历拭擦湿发,一边说道:“淋了雨容易着凉,赶紧换过衣裳,臣妾再去给你煮碗热汤暖暖身子。”

“叫他们煮了送上来便是,皇后何必亲自去。”

“不妨,反正臣妾也是无事。”王皇后微笑着说完,出了殿门而去。

林庆已经取来了另一套皮弁服,伺候万历换上,万历一边换着衣服,一边却还是想着刚才的事,想着刚才那些神机营骑兵所表现出来的缺点。

万历坐在了龙椅上,看到案桌上的奏章,不禁想到,平时上朝和批阅奏章,不过是自己的一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做好,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兴趣,要说兴趣,现在自己的兴趣,一个是中国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另一个,就是这兵事了。现在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那五千神机营骑兵从全国各地调来,日夜操练,就是为了博自己一观?如果让他们再继续这样闭门造车,以后真的上了沙场,难道就不怕害了他们……看来,没打过仗的士兵永远不是好士兵,自己以后若要训练军队,再也不能任凭自己兴趣将部队留在京中,要将他们训练成一支真正能打的军队,最好的训练地方应该是在九边。

九边……大明的九边,那里有着戚继光,有着李成梁,有着无数的精兵悍将,他们守着那万里长城,日夜监视着北边的蒙古骑兵,保护着京师,保护着这千里沃土……也许此刻在那戚家军大营中,闻名遐迩的戚家军也正在操练着车营,但是,他们如果遇上了这场大雨,应该会是岿然不动的吧。

想到戚家军,万历心中一动,突然有股想巡视九边的yu望。不错,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朝堂已经稳定了下来,党争已经平息,新政也已经一一开始施行,为了应付以后的灾年,自己已经从土地、粮食、防灾赈灾、防治瘟疫等等各方面都入了手,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内阁也已经组成了一个强大的班子,申时行、张四维、王锡爵三人都是博古通今的相才,朝政如果交给他们,自己还有不放心的?

自古“天子戎边”,明朝数位皇帝都曾经亲临边关,其中永乐皇帝还曾带着大军追击蒙古,深入草原腹地,一直进入到极北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为碑:“翰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风尘,永清沙漠”。有这些先例在前,自己想要巡视九边,应该不难达成,到时候,自己就带着今天的神机营前哨军,和锦衣卫那五千骑兵,让他们作为自己的护卫队,先到蓟州戚继光营中,也许,在看了戚家军的军容后,他们就会知道,才是真正的军队。

……

过了几天,在皇极殿上,万历和大臣们商议完一些日常政事后,开口说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

“诸位爱卿,朕有一事要与你们相商,我朝历来都是天子守国门,如今朕登基以来,北边边关承平日久,恐武备废弛,朕欲亲巡九边,以御戎狄,爱卿们觉得如何?”

百官们颇为惊讶,申时行说道:“皇上,虽然这帝王亲巡,我朝已多有成例,但当时的情况是蒙古各部屡犯我边境,天子亲巡,有鼓舞士气的作用,如今蒙古俺答部与我朝修好,多年不曾发生战事,只剩辽东土蛮部不时扰边而已,微臣认为,皇上此时亲巡没有必要。”

“申爱卿此言差矣,如果事都要等蒙古大举来犯了才加以准备,那又怎么能打胜仗。朕这些年来大力整饬军备,为的就是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如果贪图安乐,一切放任不管,难道就不怕会有第二个土木堡之事?”

“这……”申时行被问住,说不出话来。历史上,太祖、成祖等皇帝亲巡大多是因为战事,宣宗、英宗两位皇帝,也都是御驾亲征,所以在申时行的印象中,帝王到了军中,肯定是要打仗的,既然没有战事,又何必巡视九边。土木堡之变中,英宗皇帝被蒙古俘虏,正是由于准备不足,仓促应战,现在皇上问说如果不整饬军备、未雨绸缪,难免不会出现第二次土木堡之变,这话叫他如何接的下去?

“皇上,”户部尚书王国光出列说道:“我朝历来都有监察御使巡边的惯例,皇上可以派一特使,授于敕命,替皇上代劳,这样一来可以达到视察军备的目的,二来也可不误了朝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