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庶吉士第一(1/2)
()听到张四维开口说要辞职,万历心中除了惊愕外,只剩下了一个想法:怎么最近有大臣来见自己,都没什么好事呢?个个不是来诽谤、就是想走人?
“张先生去年离职回乡,是因为他父亲过世,他要丁忧尽孝;吕大学士前ri辞官回乡,是因为他身患重疾,年事已高,不能再为朝廷效力。如今张爱卿你一无家事,二无身疾,为何也要回乡?”
“皇上,微臣身为吏部尚书,是朝中重臣,本应替皇上分忧、报效朝廷,但微臣任吏部尚书多年来,政绩微薄,今ri又有多名大臣犯事,足见微臣办事不力,以致吏治不清。微臣身居此高位,却不能尽大责,臣虚居其位,已是有心无力,请皇上另择贤能,莫要因臣而误了国事。”
万历很清楚,这只不过是场面话而已,你张四维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解元,以庶吉士第一的身份进入翰林院,又掌吏部多年,门生无数,你博古通今、才智过人,从这次伪书事件就可以窥见端倪,何来无能为力之说?
张四维今天在皇极门前的所作所为,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万历原本以为,他那样做无非就是为了自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但是,现在他却来辞官,岂不是违背了初衷?这里面定有内情,莫非他是知道……知道自己已经查出他就是幕后主谋,所以才以退为进,来跟自己试探圣意不成?
想到这儿,万历说道:“张爱卿执掌吏部多年,连林郎中都说这几年吏治清明,他素来与你不和,恐怕不是奉承之语吧。既然如此,又何来政绩微薄一说,张爱卿该不会是因为那ri乾清宫门口的事?你放心吧,那林得靖年轻气盛,看待事情有所偏颇也是情理之中,朕不会在放在心上。”
万历说到“朕不会放在心上”时,刻意将语速放慢、声量调高,用意十分明显,张四维听了,抬头看到皇上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不由得一怔,心中涌起一股暖意。皇上知道内幕的事,他早上看到锦衣卫时,已经猜出了大概,但这次他辞官,却不是因为皇上。实际上,皇上如果不再信任他,他也不会有怨言,留任原职也好,官降三级也好,他照样会继续为朝廷效力。他要辞官,实在是另有原因……
“皇上,那ri乾清宫前,的确是微臣失策,只想着要尽早清查此案,却没有考虑到张大学士的感受,林郎中也是一时情急,才会有所失礼,微臣并不介意。”
“既然如此,张爱卿就留在朝中替朕分忧,莫要再提辞官之事。”
“这……”张四维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请恕微臣不能从命。皇上,这次家舅犯事,罪至欺君,微臣难辞其咎,臣虽有加以制止,但恐众议难平,为避嫌疑,恳求皇上准许微臣辞官返乡。”
张四维这番话如果不是说的言辞恳切、态度坚决,万历恐怕还会以为他又是在以退为进,想让自己出面,消除一些大臣对他的猜疑。但现在看到张四维的样子,似乎是铁了心要致仕,万历心头微惊:自己已经暗示过“不会放在心上”了,他这又是为什么?以他张四维的处世能力,难道还会怕因为这次伪书事件,以致门生离心,再也掌管不好吏部?万历思虑良久,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他说道:
“张爱卿这次辞官,该不会是因为张大学士吧?”
张四维脸sè一变,忙应道:“微臣不敢……皇上……皇上何出此言?”张四维没有想到皇上会猜中他的真正心思,情急之下一句“微臣不敢”脱口而出,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自己这么说,岂不是表明了自己真的是因为张居正?
万历心中恍然,“因为张大学士”,可能是因为对张大学士有愧,也可能是因为与张大学士政见不合,但自己一提到张居正,张四维就如此紧张,显然是怕张居正回朝后对他进行报复。
“张爱卿,你先请起。”万历站起身来,要亲自过来扶,张四维哪还敢跪着,忙说了声“谢皇上”,站起身来。万历走到他跟前,缓缓说道:“张爱卿,依你看,这次大臣们纷纷弹劾张先生,若是换作以前高拱、冯保,恐怕早已下台,为何独独张先生弹劾不成?”
张四维一怔,皇上这么问太过奇怪,弹劾张居正失败,明地里,自然是因为王世贞等人伪造证据,但张四维知道,暗地里,却是皇上在保张居正,莫非皇上是要自己说出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