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王皇后的启发(1/2)
()最先出来说话的这个大臣,正是吏部侍郎张瀚,他说道:“皇上,近ri众多大臣弹劾张大学士,微臣认为,他们所列罪状太过纤细,恐怕并非空**来风,不能不查啊皇上。”
詹事府詹事马自强也奏道:“皇上,先朝有严嵩,今朝又有高拱,前车之鉴在前,皇上应派人详加排查,以平众议。”
万历说道:“两位爱卿说的不错,如果张大学士真的犯有那些罪行,真的视大明律法为无物,朕一定不会私下袒护于他。但是,有人说张大学士擅权自专,欺上瞒下,扰乱朝纲,朕却不这么看,张先生是先皇留给朕的肱股重臣,这几年来,他作为首辅,整顿吏治、整饬军备,又推行赋税改革、推行考成法,政绩斐然,四海皆平,国库充盈,何来扰乱朝纲之说!”
万历说到最后两句,似乎有点激动,说的大声了点,殿中群臣面面相觑,没人言语。
万历又说:“至于说他擅权自专、欺上瞒下,更是无理取闹,擅权,擅的是谁的权?这“欺上”,又是欺的谁?难道有人认为朕软弱无能,甚至昏庸无道,以致闭目塞听、听信谗言吗?”
皇上把话说的这么重,一时之间,文武百官无人敢接。
这时,申时行出列说道:“皇上年少聪慧,勤政有为,广开圣听,怎么可能是昏庸之君以致听信谗言?微臣也认为,工科给事中沈有愈的奏章意图诬蔑朝廷重臣,理应驳回,并加以严惩。”
万历点了点头说道:“就依申爱卿所奏,将沈有愈重责二十杖,驳回弹劾奏章。”
丹陛之下,站在群臣中的右都御使王世贞听到这里,紧张地看了一下一旁的张四维,张四维对其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不用担心,事实上,张四维也确实不用担心,因为他知道,他们的杀手锏还没有使出。
万历看殿中无人说话,又道:“至于张大学士生活不检点、贪污舞弊之类,只不过是几个言官一家之言罢了,如今张大学士不在朝中,人证物证全无,如果妄加以定罪,恐怕不能服众,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堂下众臣互相观望片刻,张四维第一个走了出来,说道:“皇上所言甚是,生活奢侈、徇私舞弊也并非大罪,现在张大人回乡尽孝,如果没有真凭实据,还是不要惊动张大人的好。”
万历刚才看到张四维出来,本以为他要亲自弹劾张居正,没曾想他帮着自己说话,有点出乎意料。
“既然如此,张大学士之事,以后勿须再提,徐长缜等人妄自弹劾却证据不足,一律罚俸一月,以儆效尤。”
“皇上英明。”张四维应完,作了个揖,回到队列中。
没想到这件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万历正有些疑虑,忽然看到通政使司通政使杨巍出了列,奏到:“皇上,臣有一物yu呈给皇上过目。”
万历心头恍然:看来这个东西这才是正题啊。他语气平静,说道:“呈上来。”
待林庆下去将那东西传了上来,万历一看,是一张折子而已,但却不是大臣用的那种折子,而是民间所用的粗纸,随意对折起来当折子用。万历翻开一看,见是数行娟秀小楷,上面写的内容很是莫名其妙,说张居正迫害她全家,又强占了他们祖宅,竟然用来自己居住……
“杨爱卿,这是?”
杨巍说道:“回皇上,这是原江陵辽王的王妃王氏的笔迹。隆庆年间,张大人因为私怨,设计诬陷辽王,霸占了王府,自己全家老小现在却居住在原王府之中……”
这事万历也略有耳闻,张居正的爷爷当年被辽王活活打死,辽王没有想到的是,他所打死的这个不起眼老家丁的孙子,ri后居然会飞黄腾达,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三岁高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很快就进入内阁,任建极殿大学士。做了大学士的张居正已经是大权在握,他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于是,辽王被判抄家、罢黜王位,辽王本人也因此被关在中都凤阳皇家监狱之中,永不见天ri。
杨巍又说道:“皇上,不仅如此,张大人还私吞辽王府抄家所得,共约五十万两白银。现在有王氏亲笔证据在此,罪无可辨,张居正诬陷皇家宗亲,强占王府,私吞脏银,这分明是目无王法、擅权自专之举,望皇上明察!”
“杨爱卿,这前王妃王氏,现在何处?”
杨巍说道:“回皇上,她此刻就在京中,微臣见其可怜,加以收留,她这才把全盘冤屈告诉微臣,臣不敢有所隐瞒,所以一一禀告皇上。皇上如果需要,随时可以传召王氏。”
人证物证俱在,罪名又是诬蔑藩王,这一下非同小可,大殿之上仿佛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一片喧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