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深记帝师教,不忘三年期(2/2)
张居正闻言大惊,以他的聪明,他怎么会不明白万历真正的意思,忙道:“皇上,你的意思是……”
万历正sè道:“张先生,你还记得五年前,朕在这跟你说过的话么?”
“老臣记得。”五年前,万历在他面前烧毁笔录的情景,他又怎会不记得……
“朕当时就说过,先生已经是首辅,如果朕不想动你,你又何必担心自己的地位?这些年来全国丈量土地,裁减官吏,推行考成法,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朕还年幼,没有人认为是朕的主意,这么多年,都是先生一人在做挡箭牌啊。”
张居正表情沉重,说道:“皇上言重了,新政诸事,本来就是老臣多年来的想法,五年来,老臣只怕政不能通,令不能行,辜负了皇上的期望。如今新政已经有所成效,百姓赋税得以减免,国库亦ri益丰盈,比起这些,老臣个人安危,实不足挂齿。”
万历点了点头,说道:“先生为大明所做的,朕都记在心里,但有个问题,朕还要问问先生。”
“皇上请说。”
“新政能够‘朝下而夕奉行’,全靠了先生的威望,以及先生的门生故吏,但是,有朝一ri,先生不在朝中了,朕该如何是好?”
张居正抬起头来,怔怔地看着万历,揣摩着皇上的意思,万历的这句话要是对别的大臣说,那一定是在怀疑其有擅权之心,但张居正却深知皇上一定不是这个意思,他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皇上的意思,可是在说新政不能持久,有朝一ri,终将被那些反对我的大臣所废?”
“嗯,”万历面sè忧虑,说道:“朝中有多少人希望先生下台,先生比朕更清楚,不瞒你说,朕已经知道令尊之病难以救治,万一令尊这次真有不测,夺情也好,丁忧也罢,总有人站出来反对先生的。如果朕出面夺情,敢站出来反对的一定是朝中正直之士,先生岂能忍心将他们革职流放?如果先生回乡丁忧守丧,他们自然不会有异议,但……”万历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看着张居正,缓缓说道,
“必定会有另一批人站出来弹劾先生,而这些人,才是先生真正的敌人。”
张居正何等聪明之人,他很快就明白了,皇上是在替他着想,是想替他引出新政的真正敌人——那些站在背后,代表着地主乡绅、富豪商贾利益的大臣们。想到这里,张居正对万历的智谋佩服不已,但是,一想到三年之长,政坛之险恶,他又有些犹豫。
万历又说道:“先生尽管放心,不管到时候他们罗列了多少罪证,上了多少弹劾的奏章,朕都不会在先生丁忧之期加害于你,一切只等先生回来再说。”
万历见张居正还在踌躇之中,他摊开宣纸,挥笔写下一句“深记帝师教,不忘三年期”,然后将这幅字拿给张居正。
张居正见了,哪还敢有所犹豫,含泪道:“皇上圣眷及此,老臣何敢不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