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生 > 第三十章: 冠礼

第三十章: 冠礼(1/2)

目录
好书推荐: 倾寻天籁 一夜倾城 重掌洪荒三界 凤皇 少林门徒 女神之耶路撒冷 无敌浪子 神雕惊雷 本宫不在线 修真之风流才子

()张居正说道:“回皇上,书院不属于官学,一般是私人创立,用以聚众讲学,老臣认为,民间书院大多不务实学,科敛民财,臣早有取缔之心。皇上此时要开书院,一来不合礼法,二来恐有助于民间书院发展,以至对朝廷官学不利。”

万历心想,怎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情急之下,假意愠道:“书院既是私人开办,那么朕用自己的钱来办书院,难道你也不同意么!”

张居正没有料到皇上这么说,忙道:“老臣不敢。”

万历语气缓和了些,又说道“朕知道先生一心为国为民,民间书院之弊,朕也略有耳闻,只是朕要办的这个书院,一来不讲孔孟之道,二来并不聚众论辩,对官学并没有影响。朕这些年勤俭节用,太仓存银也有五十多万两,用来开办这个学院还是够的。”

皇上要用自己的钱来开办学院,张居正自然不敢有意见,只是学院居然不讲孔孟,难道要**家、墨家?可是又说不聚众论辩,难道只讲天文地理?张居正问道:“皇上,不知这新书院,都要讲些什么内容?”

“这新学院,按朕设想,应着重于兵法韬略和火器cāo练二项,再辅以阵法、天文、地理,将来必定能为大明培养出大量的将才。”

张居正心中一片恍然,皇上重武,历来着力于弘扬武功,这么做,他虽然不敢苟同,但一想对朝政并无大碍,也就不加以制止,心想也许当今皇上年幼,像当年正德皇帝一样,对战事有着莫名的兴趣,待皇上长大之后,自然会安心于朝政,自己无需担心。

张居正问道:“皇上,这新书院的名字可曾想好?应在哪里选址?”

看到张居正不再有异议,万历知道此事可成,他笑道:“名字朕已经想好了,就叫做明远书院,至于地址,依朕看,就设在西苑吧。”

“皇上,这明远二字,可有寓意?”

万历站起身来,负手望着殿顶,说道:“先生可记得当年汉将陈汤,他呈给皇帝的上疏里有这么一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朕取其中二字,是为明远书院。”

张居正心中打了一个咯噔,思虑再三,说道:“皇上,恕老臣直言,皇上重武,每ri必练习骑shè,倾心于cāo练神机营,臣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但古语有云:‘兵者,凶也’,如果随意发动战事,只怕要劳民伤财,大耗国力,还请皇上三思!”

万历明白张居正的意思,忙道:“先生误会了,朕取名明远,并不是说要随意发起兵事,只是取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意。如今蒙古虽然分裂,但其各个部落依然不时犯我边界,如果我们心存懈怠,导致武备废弛,难免不会重现当年辽、金、元之事,实在不可不防。”

张居正点了点头,皇上说的话他也引以为然,当下说道:“皇上圣明,如此,老臣可以放心了。皇上,老臣这次前来,有一事禀告。”

“张先生有何事,但说无妨。”

“皇上,老臣以为,皇上该行冠礼了。”

万历到这里已经五年了,对明朝的礼仪也略知一二,知道这冠礼便是成年礼,于是问道:“冠礼一般不是都要十六岁吗?朕今年才十五,怎么就要举行了?”

张居正心中苦笑,说是十五岁,可皇上哪里有十五岁的样子,经常在朝堂之上口若悬河、主掌政事不说,还年纪轻轻就对四书五经失去兴趣,每天下午都要练习弓马火器,还时不时地出宫视察军营。这些都让张居正感到很难办,朝中不少人在背后对他有所微词,说他纵容皇上肆意妄为,失了帝师应有的责任。

如今张居正与内阁吕调阳、申时行等人商量过后,决定尽早为皇上举行冠礼,冠礼之后方可举行大婚,如此皇上便可多了一层约束,便会多几分为人帝王的样子,这就是张居正的心思。

“皇上,男子十六成年,那是民间百姓的习俗,皇上乃真龙天子,自然有所不同,微臣以为,这冠礼现在举行,再合适不过了。”张居正说道。

万历心想,成年之后办事也许更方便些,于是说道:“既然如此,这事就交给张先生了。”

“老臣遵旨,如无要事,老臣先行告退。”张居正拱手微微一拜,倒退着走出殿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