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三眼神铳(1/2)
()听到肖大路的话,万历点了点头,不止是锦衣卫,大明的所有军队,万历都有推广火器的想法。万历问道:“依你看,这么多火铳中,锦衣卫适合装备哪种?”
看到皇上同意给锦衣卫配上火铳,肖大路很是高兴,不过用哪种火铳他事先还真没想过,当下仔细考虑了下,说道:“皇上,微臣觉得今天左哨军用的鸟铳很不错,准度高,shè程远,而且分三批发shè,可保证不间断开枪,这样敌人一定近不了身。”
鸟铳其实就像后来的步枪,因为其容易瞄准,命中率很高,即便轻捷如鸟儿也难以逃脱,所以称做鸟铳。鸟铳的缺点就是只能打一枪,而且装弹时间长,需要几队人马一起配合。
万历呵呵一笑,说道:“那如果对方是骑兵,也近不了身吗?”
肖大路一怔,心想鸟铳本来就开的慢,对付步兵当然可以,如果是碰上骑兵,对方从两百米的地方冲过来只需二十多秒,又能开得了几枪?看来鸟铳是不适合对付骑兵的,不过肖大路并不服气,悻悻然说道:
“那就给锦衣卫也配上战马,我们骑着马边跑边打……”
万历闻言,脑中灵光一闪:让火枪手骑上马……火枪骑兵!对了,以前只想过步兵用火器,如果骑兵也能用上火器……
想到这里,万历兴奋不已,喊道:“大路,你马上折回去,传朕口谕,让赵士桢来乾清宫见朕!”
……
万历回到乾清宫,一眼就看到了满桌的蓝sè奏章,他知道,这写奏章又是那些烦人的言官上的。
自从万历元年冯保造反后,万历和张居正凭借诛杀冯保一党的威慑力,一口气颁布了许多新政,当时这些言官还不敢吭声。但等风声一过,文武百官们缓过劲来,便开始纷纷对一些新政发表异议,其中,最遭非议的,就是裁减官吏和“考成法”。
裁减官吏触犯了一部分官僚集团的利益,而考成法则直接触犯了全体官员的利益。以前当官的,只要不犯事,再花点银两给上面打点打点,这样头上的乌纱帽便能戴的稳稳当当的,只等着升官了。如今却不同了,比如一个知府,今年你们府应该收多少多少税,如果没有收齐,明年就削了职,去县里收,县里还收不上来的,就只好摘了乌纱帽回家种田,自己给国家缴税了。
这就是考成法,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你既然拿着朝廷的俸禄,应该干的事,就应该干好。但正是这看起来简单的事,让官员们吃尽了苦头。嘉靖皇帝在位四十多年,基本就没有理过朝政,很多官员,特别是地方官,早就养成了慵懒的习惯,哪里受的了考成法的考核?
于是,很多无能的官吏纷纷落马,而这些官员之所以能坐上原来的位置,显然都是有后台的,所以这五年来,万历所接到的弹劾新政的奏章就没有断过。
这些奏章内容冗长,拐弯抹角,言多虚假,万历看多了就觉得烦,便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们(冯保后,不再设掌印太监)给奏章分类,六部官员呈上来的,关于政事的,套红sè封面,如果是言官们呈上来的,是来弹劾的,全部套蓝sè封面。
这样,万历一接到红sè封面的就仔细批阅,而接到蓝sè封面的,如果心情不是很好,往往看也不看,直接拿起朱笔在奏章末尾一点,表示皇上看过了,就可以将奏章扔到一边,然后交给内阁去票拟。
历史上的嘉靖和万历两个皇帝,就是因为受不了言官,而创下了几十年不上朝的记录,如果让言官们知道,如今的万历居然用这种办法无视他们的奏章,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万历坐在书桌前,粗略地看了看这些蓝sè奏章,见依然是一些弹劾新政的折子,待一旁的张直磨好了墨,便拿起朱笔,三下五除二地把它们处理完。林庆忙叫过一个传召太监来,让他拿了这些奏章去内阁。
林庆和张直跟在万历身边五年多了,现在已经二十岁出头了,林庆身体强壮,平ri里还喜欢跟万历一起练习骑马shè箭,而张直则显得文静,每天下午万历在练武场锻炼时,他便会站在一旁拍手称赞。一个好动、有灵xing,一个文静、稳重,两人在一起相得益彰,各有各的用处,所以两个万历都非常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