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太后答应的事(1/2)
()冯保想不明白,是谁在害他?是高拱余党还是小皇帝?是那些平ri里看他不惯的大臣们,还是那个王大臣真的不怕死?冯保想不明白,但他知道,这次如果自己不做点什么的话,肯定是凶多吉少了。而能救他的,只有李太后。
冯保一见到李太后,就快走几步,跪在李太后跟前,带着哭声说道:“太后,救救奴婢啊。”
李太后惊道:“何故如此惊慌?”
冯保又使出了老招:“太后,有人要加害奴婢,要对太后不利啊。”
李太后见冯保神情激动,涕泪横流,知道一定是件大事,忙问:“是谁有这么大胆?”
“是朝中高拱余党!太后,他们前ri行刺皇上不成,现在又来陷害奴婢……”
李太后一听到“高拱余党”,就变了脸sè,又听到有人行刺皇上,想起天上那持续了一个月的天变,已经是信以为真了。
冯保又将王大臣一案的前前后后都说与太后听,当然,除了王大臣是戚继光部下这一点。太后听完,怒道:“那班大臣太是可恶!你是看着皇上长大的,又怎么会做出行刺这种事呢。你放心,有我在,谁也不敢治你的罪。”
冯保听到太后的保证,心中大喜,却依旧支支唔唔地说道:“怕就怕……大臣们上奏皇上,皇上如果降罪于奴婢……”
“你放心,我这个母后的话,谅皇上也不敢不听。我这就去见皇上,让他好好查查刺客的事,可不要放过那些个高拱余党!“
……
李太后火急火燎地走进书房时,万历正在看着王世贞呈上来的书,看到李太后进来,万历心中已料到了七八分。
“皇儿,你怎地这般糊涂?那冯保怎么可能刺杀你呢?他是你父皇钦点的辅臣,又帮了我们**这么多忙,你怎么会相信是他呢?”李太后劈头盖脸说道。
万历心中苦笑:如果这一切不是自己一手策划的话,他现在根本就还不知道会审结果,大臣们估计现在还在写奏折呢,没想到冯保的速度这么快。
但是这次一定不能再放过冯保了,这个机会如果失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机会,想到这,万历说道:
“母后,那案子证据确凿,我也没有办法……”
“怎么是证据确凿了?那个刺客一再翻供,怎知道他不是受了谁的指使?依母后看,这想刺杀皇上的,定是朝中那些高拱余党,皇儿,你不能不察啊。”
万历一脸无奈,这事情自己知道的一清二楚,怎么会是高拱余党,不由得急道:“母后,你就不要参与了,这事皇儿自有主张。”
话一说出口,万历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只见李太后的表情突然凝固了一般,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皇儿,半响才说道:“你这是在说哀家多管闲事么?”
万历一惊,忙说:“皇儿不敢。”
李太后眼中闪着泪花,哽咽道:“你父皇都不敢这么说,如今……”李太后又叹了口气,说道:“皇儿不肯也就算了,只是既然有了刺客,要多加小心才是……”
说完,李太后转过身,慢慢地走出去。在万历眼中,母后此时的背影突然是那么的落寞,皇家毕竟不同于普通百姓家,自己的皇儿长大了,想自己拿主意了,反而令李太后开心不起来。
万历知道,她这一走,以后两人恐怕不能再像以前那么亲密了,他们之间只怕始终都会有一层关于权力的隔膜存在。想着这半年来母后对自己的关心,想着母后那充满慈爱的话语,他好想突然追过去,跟母后说皇儿一切都听你的……但是,理智阻止了他。因为他不止是万历,他还是一个皇帝,是大明的天子,为了实现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梦想,他必须这么做。
……
刑部尚书王之诰等人果然没有跟冯保客气,王大臣案的结果很快就已经满朝皆知,冯保一回到司礼监,就见到了满桌的奏章,一看,全部是言官们弹劾自己的。冯保恍惚中觉得又像是回到了半年前,那次被高拱党羽弹劾也是这种阵势,这种大难将至的感觉是那么的熟悉,所不同的是,这次似乎更猛烈了些。
待在这司礼监中,冯保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连忙又回到东厂。禁军统领江东洛早已在客厅里等候多时,见到冯保回来,迎出来道:
“厂公,我听到消息说,那王大臣又翻供了?”
冯保点了点头,进了客厅,江东洛连忙跟了进去,问道:“怎么会出这档子事呢?”
冯保说道:“你放心吧,我去见过了太后,太后已经答应——”
“冯公!”一声喊叫打断了冯保的话,只见徐爵从屋外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叫道:“冯公不好了!皇上下旨要将你下狱了!”
“啊?”冯保冲上前去,揪住徐爵衣领,叫道:“你说什么?这怎么可能?”
原来,王之诰他们知道呈给皇上的奏章一定会被冯保扣押,所以乾清宫里李太后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到了,纷纷请求皇上逮捕冯保。万历顺势同意,下了旨意,命亲卫军前去捉拿冯保。
这一切早被冯保派去的徐爵打探到了,他连忙飞奔来告诉冯保。
“冯公,那些金瓜侍卫马上就要到了,这下该怎么办哪……“徐爵急道。
冯保万万没有想到,连太后也没有保住他,难道我冯保的末ri来了?自己从十六岁进宫以来,奋斗了二十多年,才做上了东厂厂公的位子,又苦熬了六年,赶跑了高拱,当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本以为从此大权在握,怎知……
江东洛在一旁说道:“厂公,这事应当如何是好?你刚才说太后答应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