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初唐风云 第36章 承乾夜宴(2/2)
落座之后,借着宫娥斟茶的功夫,我偷偷端详起长孙氏来。她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身材修长,肌肤似雪,杏目含笑,丽质天成,虽然不若杨吉儿的容颜绝sè,满身沉静雍雅的气度,却是杨吉儿可望不可及的。
闲谈了几句后,长孙氏转入了正题:“外子出征期间,承蒙公主照拂,臣妇感激涕零。今侥幸得胜归来,更是托了皇上和公主的鸿福。臣妇粗鄙,不擅常物,单是会做几样菜肴,虽比不上宫中御厨手艺jīng湛,却也别有一番滋味。臣妇斗胆于今晚在承乾宫设下家宴,望公主屈驾莅临。”
长孙氏一番话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家宴”二字,既然是家宴,那么长孙无忌一定也会出席。是不是他有什么事情,却不方便直接找我,为掩幽幽众口,让长孙氏以这种方式请我过去密谈?小和子就是他的人,不让他代为转达而非要见我,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说不定这事儿恰能助我一臂之力呢。
想到这里,我抚掌娇笑道:“甚好,吉儿也想和长孙姐姐多亲多近呢。”
“既然如此,容臣妇先行准备,敬候公主尊驾。”长孙氏起身施礼,带着两个小丫鬟满面喜sè地下去了。
送走了长孙氏,我又回到暖阁发呆,只是心中有事,愈发觉得时间漫长,未到掌灯,就急急地命宫娥为我梳洗更衣。大概是看出了我对此次宴会的重视,宫婢们伺候得分外小心周到。
小娥细心地为我上好胭脂水粉,又在我额中点上九瓣莲花钿。另一宫婢将我的满头散发拢齐,高挽于脑后,梳了个螺髻,髻上斜坠一枚口衔七sè流苏的鸾凤钗。妆容虽美,却颇为费时,我心中着急却也没奈何,待妆容扮好,我随便指了一件石榴红隐花坠地裙急急地换上,披了银狐毛的大氅,带上小和子和四个宫婢,出了大兴宫。
由于明rì宫内大宴群臣,各宫房的太监宫婢都忙于此事,一路走来并没有遇上几个。冬rì傍晚虽有夜风袭人,但我心中兴奋,倒也觉不出寒冷。
约莫走了小半个时辰,便进入承乾宫的地界。守候在外的小太监通报进去,长孙氏很快迎了出来,她换了一身淡蓝sè云锦流彩暗花宫装,梳得是时下最常见如意万字髻,上扣了几枚古朴的青玉菊花钗,既合适宜,又不出挑。
她走上前来,屈膝便要跪拜,我哪儿能让她真跪,忙托住她的手,笑道:“长孙姐姐无恙,吉儿心急,来得早了。”
“公主屈尊驾临,寒舍生辉。”长孙氏恭敬地让我先行,我却执意握住她,携手而行。她扭我不过,只得与我并肩进了正殿。
入眼是满目的喜红,罩上的灯纱,灯中的火烛,门前的屏风,就连桌椅也被上了红sè的织锦。
李世民凯旋归来,rì后仕途不可限量,长孙氏怕是高兴得无以言表,才把他们居住的地方扮得像新房一般吧。看着耀目的颜sè,我心中好笑,这屋子的摆设与我的石榴裙还真是般配。
落座后,早有宫娥太监将主菜一一呈上,什么鹊巢花枝鸡片、富贵吉庆鸭、碧绿炒双脆、如意添喜丁……待到八道主菜上齐,我更觉有趣,“长孙姐姐好手艺,sè香俱全,光是闻味吉儿就垂涎三尺,只是不知道为何上的都是常见于婚宴的菜肴?”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