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初唐风云 第20章 朝堂议事(1/2)
() 杨侑的话犹如一个炸雷,震得我脑子“嗡嗡”作响。我死死地盯着手指上的解语,脑中闪现出李世民听到我跟他索要解语后惊喜异常的脸庞。原来,其中还有这么一个不为我所知的缘由。
不过,以目前的局势看,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二人,无论谁娶杨吉儿对他们的政治抱负没有任何的好处。若是换到一年前,杨吉儿还算是荣宠一时的天朝公主,娶了她还能混个驸马当当。可现下,我不过是他们扶植的过渡zhèng fǔ的临时公主,李渊随时可能逼杨侑退位,自己取而代之,而他们兄弟也一定深知他老爸的意图。新朝贵胄娶亡国公主,怎么看都是我这个落魄公主比较占便宜。想到这里,我自嘲地笑了笑。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胖太监裴宿托着他的大肚子走了进来,“禀皇上、公主,到时候上朝了。”
有了我在一旁“助威”,杨侑的胆子明显大了许多。言谈举止,虽没有帝王的威严气魄,却也恢复了往rì贵胄娇客的做派。几个隋炀帝时期的老臣,见此情景,欣慰的老泪纵横,不住点头。
此次早朝,主要是封赏以李渊手下的勤王功臣,名单自然是李渊事先准备好的,杨侑的任务就是用他皇帝的身份公布一下而已。因为李氏父子的官爵是在杨侑被尊为皇帝的时候册封的,所以这次的封赏名单里并没有他们。
大太监裴宿举着封赏圣旨,抑扬顿挫地在殿前宣读。他每念到一个名字,低下就会有一个人上前跪叩圣恩。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刘文静、魏征……历史课本上的符号不再枯燥乏味,呆板的铅体字化作了一个个高矮不等,胖瘦各异,个xìng鲜明,有血有肉的名臣名将。只可惜此时瓦岗寨的众家英雄还没有归顺李唐,否则还能顺带看看秦琼、罗成、裴元庆等一干养眼的帅哥。遥坐在杨侑右下侧的我。望着金碧辉煌地大兴殿,无限YY中……
大部分官员在此次的封赏中都榜上有名,眼看今天的早朝就要在皆大欢喜地氛围中落幕。朝堂下,由远极近地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风尘仆仆的兵士连滚带爬地扑跪在玉阶之下,气喘吁吁地将一封奏折高举过头。“八百里急报,反贼薛举率二十万人马,围攻长安,现已在长安城西三百里外扎营。”
听完他的禀报,殿中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杨侑瘦削的小脸吓得苍白,一双眼睛求救似地望着我,“小姑姑……”
我又不会领兵打仗,你看我也没用啊。我拼命地冲他皱眉努嘴使眼sè,让他找李渊想办法。也不知他是真的不懂,还是跟我装糊涂,除了巴巴地看着我,什么也不做。
我认命地叹了口气。转向李渊道:“唐王。这个薛举是什么人?”
李渊上前一步。手捧玉圭道:“回陛下、公主殿下:薛举。陇西金城人。曾做过前朝地校尉。两年前。他杀了金城县令。招纳陇西一带地盗贼。建立西秦国。自号西秦霸王。陇西一带胡汉杂居。民风剽悍。善骑shè。故而他地部队以骑兵为主。”
又是一个趁乱举事做梦当皇帝地主儿。我“嗯”了一声。继续道:“薛举来势汹汹。直逼都城。不知各位大人有何退敌良策?”
一个白面长须地官员上前一步出列道:“臣裴寂有本启奏。”
“裴大人请讲。”
“陇西大旱。收成不足往年三成。薛举率众二十万。远道而来。沿途粮草消耗巨大。咱们只需关闭城门。只受不攻。具不迎战。他地粮草补给跟不上。用不了多久自会退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实不失为良策。朝堂下的众人交头接耳,频频点头。
看来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我侧头看了看杨侑,之见他紧张的面部表情已然放松,顶着旒冕的小脑袋也跟着不住的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