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将军侠客行 > 第五十九章 地狱阶梯

第五十九章 地狱阶梯(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临天地 君威风流 墨骗之天厌 斩仙飞刀 尊皇 三界争霸之紫檀神剑 吾家有妞独长成 火影之拥有 血与尊严 古夏血殇

“这他娘的通向哪里啊?”陆吾开惊异不定,“从之前刻在棺椁上的壁画来看,莫非‘地狱的阶梯’就在这里?”

“还‘天堂的阶梯’呢,你干脆演韩剧去算了。”龙煜天无奈的白了他一眼,佩服其丰富想象力的同时心中另有看法。

这个时代就算如何自称“太平盛世”也难逃封建社会的本质,况且近几十年来不是“靖难”就是对外战争,或多或少都对治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家底儿”的人在居所内修建暗道是很常见的事,何况每天刀头舔血的江湖中人呢?之前在夜叉堂不是也被白烨晗亲自领着钻过地道吗?

在龙煜天对历史并不熟知的记忆里,似乎直至本朝结束也没见有哪个时期能达到唐代“贞观”那样以“诚信”为主旋律的社会氛围。虽然李世民这厮在治国手段上偏重于法家思想,但处处都打着儒家的旗号,严明法纪和政治宣传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社会治安空前安定,“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据《旧唐书》中记载:贞观六年,也就是公元632年的年底,李世民到长安监狱中视察工作,看到即将被处决的死囚生活条件和jīng神状态都不怎么好,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敬爱的太宗同志顿时老泪纵横的握住他们的手:“我们来晚了!”……咳咳,对不起,说窜了……顿时心生怜悯,下令将全国所有的死囚都放回家中与亲人团聚,待到来年秋天再自行回来。对于死囚来讲,如此大好的越狱机会可比Michael·J·Scofield这厮又往身上刺青、又让人剪脚趾的要幸运多了!但不成想他们的觉悟也比那个高智商的抑郁症患者要高多了,第二年秋天居然全都自动回到监狱报到,一个都不少!这回老李同志真的感动到老泪纵横了:“这是人民信任我啊!”于是大手一挥,死刑犯全部赦免。后来白居易有诗赞曰:“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当时社会的诚信氛围可见一斑,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都委屈了。

也有人分析,这可能和封建制度下的连诛刑法有关,“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死囚们生怕祸及家人,哪敢不主动回来?此话其实非常有道理,这样的原因肯定是存在的。但毕竟整个贞观时期对死刑的态度都是“少杀、慎杀”,非“罪大恶极”者很难被要求处死,所以这四百来号死囚中难免会有一些亡命之徒,或无牵无挂了然一身、或为了自己xìng命顾不得他人死活,可他们还是回来从容面对铡刀了。虽然都有连诛,你换个朝代试试?再说封建社会对“天家颜面”是非常看重的,那次如果有一个人不回来都是狠狠抽了老李同志一耳光。李世民敢做这样的决定本就表现出了一种胸襟和对社会诚信氛围的自信。

当然了,历史的事实证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能完全建立在诚信上的,所以我们才对真正的法治社会充满向往。虽然有了一种束缚,但更多的是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就像孙中山先生讲的:“zì yóu,要以不侵害他人的zì yóu为前提。”但不管怎么说,整个社会的氛围充满了诚信终归是一件好事,总体比较和谐。

更难能可贵的是,据说贞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贪污现象的封建时期,这种廉明的官吏形态直至千年之后的新中国成立,才又昙花般出现过一段时间。

不过此刻的龙煜天是没工夫品评这些功过是非了,他想当然的把眼前的石阶当做了地道的入口,认为可以直通野外。为了尽快远离那只大蚓螈,二话不说,快步而入。

然而石阶的长度大大出乎了他意料,如果是水平的暗道有如此距离倒还正常,可一直向下延伸的阶梯是绝对不应该这么长的,再走下去恐怕就要钻进海底了。

陆吾开也发现了异样:“乖乖,该不会真的通向地狱吧?还是下面有一个堆满宝藏的古墓?”

龙煜天直接被他气乐了:“你见过哪个古墓还带给外人修台阶的?干脆在大门口拉一个‘隆重欢迎盗墓者莅临指导’的横幅好了。”

陆吾开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咧嘴傻笑道:“嘿嘿,也对。所谓‘入土为安’,墓主可是都希望自己能得到永世安宁的,只会修机关陷阱、下巫咒毒物,哪里会建台阶啊?那不等于现成的盗洞了吗?”

“哎呦,小词儿整的挺专业啊。”龙煜天满脸怀疑的上下打量着他,“你小子以前不会真的是‘外八行’里的‘手艺人’,专捞偏门儿吧?从之前你见到铜铸棺椁的那股兴奋劲儿就足以令我起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