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河图溯源(2/2)
虽然答案出自于正衡之口,可他直到此时仍旧没搞清楚,一张几经辗转,看似普通的《河图》,到底是如何跟东陵扯上关系的?韩四倒是将图从北平的寓所偷走,并且一路带进了东陵,可张克易指的显然并不是这件事。那么,溯源而上的话,又是谁在什么时候,将它从东陵中盗出的呢?
难道是孙殿英前一次盗掘东陵时所为?不对,应该不是,据他自己说,他当时只是进到了慈禧陵而已,至于五座帝陵,因为见到他父亲鬼魂的关系,没敢轻易触碰。更何况地宫中珍宝无数,孙殿英如果真的曾进到里面的话,按照他的xìng格,没有理由只选了一件最不起眼的《河图》,而置其它宝物于不顾……
这么说来,除了孙殿英的那次行动外,还另有别人曾进入过东陵?
竟然有人有这样的本事,不但能成功进去,还能活着离开。鉴于《河图》最初是在张克易的手上,难道说是他所为?
正衡忽然间想起,人鱼小婉曾经说过,在若干年前的确有人只身进到过东陵,但从时间上推算,那少说也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可张克易此时的年纪,顶多也就刚六十出头而已,并不符合情理!
可即便不是张克易,也必定是与他有关的人才对,不然东西也不会辗转到了他的手上。正衡对此知之甚少,除了金不二外,哪里去寻找与张家相识的故人?再说也无需如此劳烦,因为唯一可能的答案早就显见出来了,除了传闻中的张三链子,又有谁能同时满足这许多条件?
正衡在抽丝剥茧似的推论下,颇费了些周折,这才将所有的线索汇总起来,继而得出了结论。张克易听了他的说法后,却只是轻描淡写地承认说,东西的确是他的父亲张三链子从东陵中盗出来的,只不过当时还不是现在的《河洛映照图》,而是两本彼此dú lì而又被存放在一起的古……
张三链子一早就探知到,有两本上古奇藏在东陵当中,凭着他无人能出其右的摸金校尉的本事,摸进了地宫,最终在某座帝陵的墓室里将其寻到。只是自从他将古带出来后,终rì里仔细研读,却始终没能破解其中最为重要的玄机,只是习得了些与《周易》卦象类似的皮毛。
张三链子凭着从这两本天上学到的东西,写了本《十六字yīn阳风水秘术》的,虽然不能将古上的玄机尽数囊括,却也足以让看到的人,具备小到观人眉宇、大到寻龙点穴的能力了。
应该说《十六字yīn阳风水秘术》一,已经算是窥尽天机的神作了,可张三链子却并不满足,可无论对两部上古奇如何钻研,所获也就仅限于此,对于他这样一个享誉江湖的人物,也有力所不及的时候,每每念及此事,心中的郁郁也就可想而知了,没过几年,他就撒手人寰了。
临死前,张三链子将三枚摸金符和《十六字yīn阳风水秘术》全都传给了他的弟子,而只留给张克易这么一张《河图》,并且告诉他说,他已经将两本古的秘密藏在了图中,若干年后,或许能有人能将其参透,张克易如果自认为无能为力的话,大可以将其转赠于有缘之人,一切皆由天数决定……
张克易将这张图带在身上数十年,其间有关天的传闻,慢慢开始在行内流传开来,以至于像金不二这样的人,不止一次地找上门来,或是好言索取,或是威逼利诱,只是碍于张克易在江湖上的声望,最后都没有得逞而已。
其实张克易也知道,《河图》迟早都要落到别人的手上,只不过他一直遵循着张三链子临终的遗言,势要为它找到一个恰当的归宿才行。对于古中隐藏的秘密,张克易并不比别人知道得更多,但他毕竟从小跟随张三链子研习易理,对于天命所归尤为笃信和jīng通,正因如此,他在初次见到正衡时,就已经认定他就是《河图》的新主人,这才有了后面借着攀谈的机会,实为赠图的后续……
正衡听张克易说到这里,感到一直困然自己的不少疑问都随之解开,但对他所谓的“天命所归”之说,仍旧还抱定了怀疑的态度。究其根源,正是因为他对风水命数等理论,虽然也是自小研习,却从来都只当它是行走江湖时必须具备的某种技能而已,远没有达到张克易的笃信的程度。
不管《连山》也好,《归藏》也罢,这类预测天下大事的古问卷,权且不论其是否真的具有这样的能力,单说它们如果该有一个能够对其加以完整破解的主人的话,既然连张三链子都无法做到,正衡就更加自认为没有这么大的本事了。更别提现在《河图》已经落入韩四之手,看来无所不能的“天数”,也不过如此而已嘛……
当然,正衡不会将这些想法直言告于张克易,免得再引起他的连篇教导,只是有一件事还要求教,就是韩四将张克易关押在此地的目的,是不是也跟《河图》有关?
对于正衡的疑问,张克易只是笑着答道:“你太小看那帮人了,区区一张《河洛映照图》,还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之所以咱们这些人都汇聚于此,其实还另有一件事需要解决——对了,你只知道我的父亲张三链子如何神武,可曾听说他还是某个大人物的家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