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穿甲兽(1/2)
曹沝见正南此时提出这个问题不觉有些奇怪,不过他还是实话实说道:
你叔叔我原本祖籍在苏州的,只是后来迁居到了上海,对港式饮食本来不大了解,不过要说起这三腿蟾蜍入菜倒是有幸见过一次,那可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
当时的港都设宴宴请香港的政商两界名流,我的父亲和我也受邀到场,只远远地看过港都和英国来港的政要以及香港本地的巨富们同在一桌,而他们餐桌最当中摆的菜肴却显然与其他客人的不同。当时我们正家也算是初来乍到,名声威望都尚未建立起来,凡事都谨小慎微的,对宴会如此安排虽心中不忿,却也不像其他人那样颇多微词。不过听了别人的抱怨之后也算是了解了些实情,才知道只提供给他们几个人独自食用的这道菜原来就是三腿蟾蜍羹。
同桌的客人介绍了一番三腿蟾蜍的来历,然后又说这道菜食补xìng能极佳,即便偶然食之已经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提神补脑的功效了,如果经常食用的话甚至可以延年益寿永驻青chūn——当然这三腿蟾蜍作为食材来说极度稀少,即便是港都也只能用它来招待最为尊贵的客人,想来这世界上是没有人会有幸经常享用了……
正南道:原来如此,不过您是否发现了其中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呢?依着您的介绍,这三腿蟾蜍xìng情残暴,同类相残尚且是小意思,发起飙来甚至会到自断一足的地步,如此说来他们应该是独居或者至多三两只合居,但为什么在这jīng灵屋中却有如此多的数量群居呢?难道它们之间就不会发生缠斗?
曹沝听正南这样说好像也发现了其中的疑点,左思右想之下却不可得,只得问正南对此有何看法。
正南说:据我猜测或许这些三腿蟾蜍是被人豢养的,rì常提供给他们必要的饮食,这样他们既能维持原本的凶xìng,又不至于因为互相残杀致死。或许这jīng灵屋最早的建造者就是它们的主人,之后他们不知缘何失去了踪影,而这些畜生也就继续寄居在此生息繁衍,想来后来肯定有不少人都命丧在它们的口中,以至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里就流传开来了闹鬼的传说,其实无非是附近的村民们对于未知事物的过分恐惧罢了……
曹沝觉得正南分析的很有道理,不过还是没有解释两个疑问:其一是豢养这些三腿蟾蜍的人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是为什么说这屋主与他们此行有些关联?
正南指了指铁栅栏后面的坑洞道: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成一个答案,您看那个深坑像什么?
曹沝眯缝着眼睛使劲看了看,忽然一惊,进而有些不敢确信地答道:盗洞?
正南点点头,曹沝却不大相信:你是说有人先于我们几十年就来到这里倒斗了?难道他们也知道王宝宝的墓葬就在这附近?按理说不可能的啦,我们可是集结了四把蒙古短刀,然后又根据天星定位才找到这里的,半个世纪以前怎么可能有人具备如此齐备的条件?世侄你可不要吓唬我啊,万一我要的东西早被别人倒了去那我岂不是白忙一场嘛!
正南道:你要的传国玉玺是否还在王宝宝的墓中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要我说那最早来到这里的两个人是我们的同行的可能xìng则有十有**的把握。再说摸金倒斗未必一定需要蒙古短刀的指引,想那潘家园的胡爷和胖爷不就是不知从哪里学来了早已失传的分金定**之术,才会在行内一举成名的么——要我说自古强中自有强中手,即便是再怎么玄密的墓葬终究是建立在yīn阳风水学说之上的,为深谙此道的人找到进而破解了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我现在只盼着那两个屋主当年只是确定了墓**的方位,但到头来并没有得手就好了,不然像传国玉玺这种宝贝中的宝贝是万不可能留给后来的我们的了……
正南的一番话直说的曹沝连连摇头,他把自从进入到jīng灵屋后所发生的事联系在了一起,进而领会了正南早就分析出的一条线索来,他知道正南的意思是说那两个屋主当年来到这里本就是为了王宝宝的墓葬,他们打着鄂伦chūn猎户的身份在远离镇子的湖边建造了这间木屋,以此作为掩护,然后在地下一层开挖倒洞,直通他们不知由什么方法确定方位的墓**中去……至于外面那些三腿蟾蜍么,大概是他们有意饲养,借此充当食物,进而可以长期提供给他们以挖掘倒洞的能量?
两个人推开铁门走了进去,在角落里蹲下身去,对深坑细细查看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