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博物馆再测真眼(1/2)
杯子已经卖出去几天了,这几天里,城隍庙都传遍了肖华150块钱买了个值260万的杯子。市场上这几天人数明显的增多,一些人抱着能像肖华一样捡漏的心里,终于还是没能成功。不过偶尔一些小漏还是能碰上的。
这几天地摊老板是最高兴的几天,他们听说了肖华捡漏的经过,也在自己摊位上搞几个带泥巴的瓷器或者青铜器。一些顾客刚开始看到到泥巴的还以为有肖华那本领,连看都不看了,直接拿钱拿着走人。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高价买了假货。
慢慢的这种事情平复了下来。没人再像以前一样看到泥巴就拿货走人的二愣子行为。肖华这几天没怎么出门。因为现在他名气比较大,无论走到哪都会让人指指点点。说的技术好也有,但更多的是说他走了狗屎运。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通病,看不得别人好,然后就想通过语言打击别人来安慰自己。
胡永胜也听说了肖华捡漏的事,高兴的专过来给肖华庆祝。这次肖华才知道胡永胜的身份,他哥哥是双肥市市长胡永康,他爸是原来的双肥市市委书记兼徽州省省长。不过现在已经退位在家休养。
本来胡永胜也是被安排的走官场路线,但他不喜欢官场里面那些门门道道,感觉心太累。他就选择了下海经商。他父亲想后也没说什么,只是想着家里有个经商的也行,这样能保证另一个平稳的在仕途上发展,不需要为经济问题而犯错误。
胡永胜共有两家古玩店,和一家上市公司,身价差不多有20来亿。另外一家古玩店也是找人打理,自己偶尔去欣赏下古玩,也满足了自己爱好古玩的那种心理。本来与自己亲近的人手就不是太够,刚好肖华被辞退,也就顺势让他慢慢的帮他管理这家店,而最主要的还是在自己撞了肖华后,自己当市长的哥哥竟然亲自过问了这件事,而且千叮万嘱地让自己把态度放低,严肃处理好这件事。
胡永胜知道肖华把杯子卖了以后还一脸的可惜,说可以直接卖给他啊,再或者最起码也要先让他欣赏下啊。当然,胡永胜是不是真买不知道,但那个欣赏确是真的。本来就对古玩有兴趣的他,对任何古玩都充满那种未知的渴望。胡永胜的老婆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眯眯的看着肖华,一副很欣慰的样子。
最后还是肖华保证下次遇到好东西一定先给他看,胡永胜才放过他。
而苏老的身份也被胡永胜给透露了出来。原来苏老也不仅仅是对古玩jīng通这么简单,苏老和胡永胜的父亲是长征时候的战友,不过后来他没像胡永胜父亲那样回家当官,他依然是留在了部队。
也就前几年,退休回家养老的他然后看到胡永胜的这家店,就过来欣赏下古玩,在这边平时还能和同行聊聊天,本来没事做心里难受的苏老又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后来就一直在这个店里坐镇。胡永胜也乐得把店交给苏老。
肖华这几天的震撼比别人还多,平时很难见到的传说中的人物,现在就在自己身边,把肖华惊得愣愣的。
经过上次聚会时候见到周欣欣的表现,肖华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他又从苏老那拿了几本书,关于介绍清朝瓷器的,还有清朝画,再有就是明朝时期的各类收藏。他准备拿回去好好的看看。
然后他又发现他的真眼只能到明朝,再往前就不知道了,他准备找个时间去博物馆去看下,也算验证或者说探寻真眼的作用。
又是一周末,早晨起来突然感到一阵风吹在脸上有那么点冷,肖华意识到,现在已经12月份了,也快过年了,今年终于能好好的回家过次年了,去年因为工作没什么成绩,过年回到家里都感觉那么的憋屈。
肖华吃了早餐,来到胜雅斋,看到苏老依然是坐在那里喝着他的早茶,小李还没来。
“苏老,早”肖华对着苏老打了声招呼。经过多天的相处,肖华也知道苏老每天早上都会泡一壶茶,然后悠哉的喝着早茶
“你也挺早的,来,先来喝点茶”苏老看到肖华过来,然后叫他一起过来喝茶。
“算了,我喝这个喝不习惯,到我嘴里成牛饮了,不懂茶”肖华虽然这样说道,不过还是坐了下来。就是不喝茶,和苏老聊聊也挺好的啊。
“喝茶也是一种修身养xìng,以后慢慢体会”苏老说道“还有,茶也有古与今之分,就像普洱,他是越久越好喝,刚出来的新普洱,100多一斤,你存个5年以上,要几千块钱一斤,你再存个十年或者几十年以上,那就是几十万一斤,或者几百上千万一斤。以后茶你也要注意下啊”
肖华现在才知道,原来有些茶也是有的越老越好喝,越老越贵啊,和酒一样。他还一直以为茶都是刚出的新茶最好喝呢。
肖华想到那天想的去博物馆测试真眼的事,然后给苏老请假道“苏老,今天我准备去博物馆亲自去看下那些古董,然后和书上所讲的对比着参照下,这样应该更能理解书上的内容,也能对那些古董有个大概清晰的印象”
“好啊,没想到你想到我前面去了,呵呵,我本来也准备让你有空去博物馆看看的,既然你想今天去,那你就去吧”苏老很是高兴。本来他也准备让肖华先熟悉下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和一些技巧,然后再让他去博物馆亲自去看一看,实地了解下。没想到还没等他安排肖华的知道,肖华自己已经想到要去图书馆了,所以苏老很高兴。
又和苏老聊了一会,肖华出了城隍庙就直接叫车去了市博物馆。在车上的时候,肖华又考虑一个问题,要不要买辆车开开,大学的时候看着别人开车心痒痒,现在有钱能买车了,要不要买辆呢?算了,先回家再说吧,把钱给父母点,然后再给哥哥点。看还能剩多少再说吧。
没过多久,就到了博物馆。
肖华买了票走进去。也不知道是肖华去的太早,还是现在对这感兴趣的比较少,肖华在博物馆里面就没见到几个人,都是零零散散的在那欣赏着自己喜欢的东西。
肖华先从玉器类开始看起。第一个竟然上面标志的是殷商时期的玉器,玉器名称叫燕子。肖华看到这个玉器中有红sè的点点,想到书中所说的,这应该是就是所谓的玉器受沁吧,肖华心里想着。
不过肖华感觉这个燕子玉器受沁比较严重,鸡骨白沁几乎占据了玉器表面的多半,沁sè边缘颜sè过渡自然,边缘处出现过渡的褐sè沁sè带。
肖华用真眼看了下这个玉器,竟然出现了了罕见的青sè,肖华又数了下圈圈,竟然有34个之多,肖华以前也没接触过青sè,也不知道圈圈和赤sè那种代表的是不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没确定心中所想,准备下面继续验证。
肖华又仔细观察了下这个玉器,然后把神态,线条还有内部结构都给暗暗的用真眼好好的看了一遍,然后暗暗的记在了心里,下次遇到准备做下对比。
肖华来到下一个玉器旁边,玉器名字叫远去的帝王,这是一个圆雕裙装双手抱胸立着的人的雕像。肖华想起了书中所讲。
“这是一件极其重要的玉器!直立、双手抱胸五指伸开,面容肃穆...相同姿态的玉人分别出现在5000-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中,4000多年前又出现在良渚文化中,3000多年前她又出现在殷商王朝!可以肯定,这是一件华夏民族延续3000多年的祖先神的形象!奇怪的是,截止到殷商王朝,其后的两周、chūn秋战国以后,再也没有了踪迹”
下面标志牌上写着这个玉雕是殷朝时期的雕塑。只是说道殷朝,具体哪一年,没有写。
肖华用真眼看了下这个玉器,竟然又出现一只颜sè,蓝sè,然后出现了两个圈圈,因为又是第一次见出现蓝sè的东西,肖华还是不敢确定。
他又继续下面一件玉器一件玉器的看,不过他也发现个规律,玉器竟然都没标注具体哪一年,也就是都是个大概到哪个朝代,没标注具体哪一年雕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