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起波澜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无双龙魂 空间花灵道 都市玄奇 综漫笔记 猎人同人----困兽 清朝老爸现代妈 小米穿越记 蓝迦传奇 友情连接 芳华怨

1910年的东欧yīn云密布,战火熊熊。自从去年秋季实施大撤退后,俄罗斯便成为欧洲东线战场上的一叶扁舟,摇摇yù坠。孤军奋战的俄罗斯当时的处境极其险恶,在塔尔诺战役中,陆军共死伤约100万人,另有100万人被俘,虽经普热梅希尔大撤退,奇迹般地把剩余的90万部队撤回国内,但所有的装备都遗失殆尽,本土也仅剩30万装备极差的地方部队。虽然经过国内军工企业的及时补充,但要想试图重新组织反扑,配合盟国的chūn季攻势,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唯一能够令俄罗斯的将军们欣慰的是,目前看似劣势,但俄罗斯工业至少已经能够向军队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武器及其它军用物资,这使得他们更加自信自己能够更有效地指挥部队打垮敌人的进攻。然而,令他们所料不及的是,战争头两年的巨大伤亡与国内生活中的一系列事件却对东线的战局产生了决定xìng的影响。士兵开始出现厌战情绪,拒不服从命令,军队正在慢慢瓦解。在1910年以后,这种威胁越来越明显,3月,食品短缺与其他社会问题在终于引发了一场变革。革命终于爆发了,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zhèng fǔ开始幻想俄国能够知难而退,不战而降,德国统帅部(1910年的德国实行的仍然是军事dú cái统治,决策权实际上落入了那些老谋深算的将军手中,德**队的最高统帅是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认为俄国在如此严峻的局面下,一定会与德国讲和,而且,他们觉得打败俄国以后,俄国的大片领土将白白落入中国之手,对于德国毫无益处,因此,德国统帅部始终没有敦促参谋部在俄国革命期间制定进攻俄国的作战计划,而是致力于对俄国的诱降,并多次通过广播一再提出“和平建议”,以便与俄国迅速达成停战协议,然后集中兵力对付英法两国。

然而,俄国的态度却令德国失望,苏维埃“临时zhèng fǔ”接管了政权之后,迅速向其他协约国成员作出承诺:俄国将继续战斗下去!并于7月间针对德国组织了一次新的攻势。

当德国的计划破产后,保罗·冯·兴登堡元帅才下定决心进攻俄国。经过1个月的准备,德国东线部队沿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一线投入了两个集团军40个师的兵力,并动用了近5000门大炮和迫击炮对俄国阵地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飓风式”轰炸。仅仅1天的战斗,德军便摧毁了多个前线阵地,向前推进了40公里,并且俘虏了2万多名俄军士兵……

与此同时,为了****旧当权者,彻底改造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乌拉扬诺夫与列昂·托诺茨基的带领下又一次采取行动,通过新一轮的革命而夺取政权。这次革命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建立,但是,在此之前,苏联仍然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鉴于糟糕的国际局面与支离破碎的国内工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开始与德国进行和平谈判,他们同意于1910年12月25rì暂时休战,在和谈期间实行双方同时停火。在随后的两个月和谈过程中,德国提出了大片的领土要求,而布尔什维克认为难以接受,毫不退让,谈判陷入了僵局。

就在欧洲各国密切关注苏德和谈之际,东方也发生了一件彻底令欧洲战争发生转折的事件:1911年2月3rì,一批白俄罗斯暴徒袭击了与波斯接壤的边境小镇,并洗掠了该镇,最终导致91人伤亡,其中有4名是中国人。

消息传回后,中华大地举国哗然,纷纷要求zhèng fǔ严惩凶手。

2月7rì,令中国人愤怒的又一个消息传回了běi jīng:数十名身着俄罗斯旧军服的武装分子在波斯边界地区袭击了中国石油公司的一趟列车,杀死了3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

“战争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想打的,和平共处一直都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心愿,但显而易见这是一相情愿,他们践踏了我们的感情,伤害了我们zì yóu而勤奋聪慧的人民,这是我们所无法容忍以及不可原谅的行为!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在随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总理吴波正在慷慨陈辞,“如果他们不立即交出凶手,并给中国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我们就要让那些敌视中国的人自食其果!当然,中国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我们一定会就此作出反应的!”

次rì,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二次紧急会议结束后,吴波再次代表中国zhèng fǔ**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决定用武力解决问题,并立即组建波斯战区司令部与西伯利亚战区司令部,其辖下所属部队自即rì起开赴前线。

从2月9rì开始,苏联就遭到了中国空军的疯狂报复。首先是苏联三大舰队(远东的太平洋舰队早已在20世纪初期覆灭了)中规模最小的里海舰队,天刚发亮,从波斯境内起飞的中国轰炸机群便呼啸着出现在巴库基地上空,随后**便接踵而来,激起滔天巨浪,里海舰队(俄国革命使得大部分舰队失去作用,尤其是大型舰艇彻底被停止使用,海军军官不是被杀就是投降他国,一些舰船都是由毫无经验的士兵驾驶,他们对舰船的cāo纵与保养一无所知)由于缺乏空中掩护,束手无策,没过多久,苏联舰只便相继中弹,缓缓沉入海底。10rì,赵武福上校率领太平洋战区第六驱逐舰队沿鞑靼海峡驶入鄂霍次克海,炮击俄国远东重镇马加丹;下午,中国“龙怒”号航空母舰出动80架飞机援助第六驱逐舰队,在舍列霍夫湾内猛烈攻击勘察加半岛。11rì,中国轰炸机群再次云集里海的阿斯特拉罕区域上空,对苏军地面军事设施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烈轰炸……

中国方面的异常行动立即引起了德国的关注,一次高级别的军事会议应运而生。

“先生们,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应该尽快利用最有利的时机进攻苏联,占领彼得格勒势在必行!”埃里希·鲁登道夫陆军上将正在发言,对于这个曾任德**队最高统帅的资深助手,统帅部内都不知道如何评价他,作为目前德国的实权人物,埃里希·鲁登道夫一向以好战著称,连年战争与惨重伤亡使他在国内招致了许多责难与诅咒,但整个德国却在他的带领下,奇迹般地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战争难关。另外,他刚腹自用,常常独断专行,只要自己决定的事,就一定会去实施。令天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又让在场的诸人都大吃一惊。

“尊敬的元帅阁下,对于鲁登道夫将军的伟大计划我们并不怀疑,但取得挪威基地更是迫在眉睫!”海军司令莱因哈德·舍尔先是对着沉默不语的保罗·冯·兴登堡陆军元帅欠了欠身子,然后才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挪威刚获得dú lì不久,军事力量并不强大,我们必须防止英国人占领那里,防止英国人利用那里的基地来攻击德国!”

莱因哈德·舍尔的忧虑是不无道理的,挪威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它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部,西临大西洋,南频北海,北面是巴伦支海,而德国却没有直接进入大西洋的出海口,这对德国十分不利,早在斯卡格拉克海战(rì德兰海战)发生之前,这个问题的严重xìng便**无遗。更何况,德国重工业的生产要依赖从北欧进口的铁矿砂,天气暖和时,铁矿砂可以从中立的瑞典王国北部的波的尼亚海湾经波罗的海到达德国,这条海上运输线已经被有效的封锁起来,英国舰队是无法进入的;但在严冬时,铁矿砂只能改道从瑞典的铁路运到挪威的纳尔维克港口,然后再装船沿挪威海岸运往德国,这就给了英国许多可乘之机,英国海军舰队完全可以实施破坏行动。

“舍尔将军,您的考虑是正确的,但进攻挪威就需要派出突击部队与占领部队,这样会削弱西线防御英法两国的力量!”埃里希·鲁登道夫冷冷地说道。实际上,他早已看出挪威在战略上的重要xìng,只是他实在不想在这个时候把太多的兵力用于夺取挪威上。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敌人的封锁线,从而一举扭转西线乃至整个欧洲战场的局势!”莱因哈德·舍尔据理力争地说道。

一直以来,英国的主力舰队就像一只看门狗,一直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地盯住公海舰队不放,使其大半时间被困在威廉港和不来港无所作为,成了一支名副其实的“存在舰队”。所以,莱因哈德·舍尔提出必须占领挪威,打破英国人的封锁,打开通往广阔海洋的大门。当然,他这样做,除了要拯救德国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挽救德国海军的荣誉。

埃里希·鲁登道夫与莱因哈德·舍尔有着各自坚定的立场与各自所代表的利益,现在谁也说服不了谁,争论只能在统帅部内无意义地继续着……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把目光聚集到了一个人身上,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是,保罗·冯·兴登堡仿佛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员一般,依旧一言不发,陷入了深思。

“现在的形势对苏联极为不利,我们的军队由于中国的行动而更加强大。”埃里希·鲁登道夫的xìng格决定了自己的行动,带着激动的神情慢慢站起身来,他步步紧逼,“据参谋部预计,苏联至少要在中苏边界部署60万的兵力,否则,他们绝对无法抵御中国的进攻。而这个时刻,我们更应该趋向于用武力解决问题,派遣大军向苏联的纵深推进!”

“****苏联对德国并没有好处!他们的内部问题已然使得海军趋于毁灭,而陆军也正在慢慢瓦解,它对德国已经没有威胁!更何况,它是我国与中国的缓冲区域,失去它,我们就将直接面对这个东方强国!”直视着他的双眸,莱因哈德·舍尔沉声说道,“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西线战场,这才符合德国目前的战略!”

“正是因为如此,德国才更应该进攻苏联!”埃里希·鲁登道夫寸步不让地说道,“扶持与建立一个亲德zhèng fǔ,使它无法按照中国人的意志行事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的战略重点是东线!”

“……”莱因哈德·舍尔张张嘴,还想再说什么。

“好了,先生们!”随着一声高喊,会场霎时恢复了宁静,睁开双眸的保罗·冯·兴登堡高傲地环视了一下会场,然后用他那独特的音调,突然说道,“我决定继续进攻苏联,夺取东欧,但投入的兵力绝对不能超过3个集团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