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2/2)
罗伯兹哼了一声走出了室外,深深的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
“是否需要向国内说明目前的情况呢?”汉米尼上校紧跟了上来。
“那没有用的。”罗伯兹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只能等!”
“什么?等?”汉米尼上校一脸的惊奇。
“对!等!那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后机会了。”说完留下了正在深思的汉米尼,又重新走进了作战室。
11月19rì凌晨5时,罗伯兹所等的机会来了,远征舰队开始乘着弥漫的浓雾向着印度方向驶去。由于在海上能见度太低,甚至连探照灯也不能穿透周围的一片昏暗,使得整个舰队成了一个睁眼瞎。不过,他相信对手也是一样。
由于有碰撞的危险,罗伯兹动用了无线电,向他的舰艇发布命令。
上午10时,远征舰队抵达拉克沙群岛。就在这时,一艘军舰慢慢向英国舰队靠拢,“猎鹰”号导弹驱逐舰正在附近执行任务,他早就盯上了英国远征舰队,只是在等待适当的攻击时机。
10时07分,“霍尔斯卡”号装甲巡洋舰的一名水兵发现水面下隐约有一个黑忽忽的东西飞快的向自己的战舰奔来,后面还拖着个长长的白sè的带子。当他通知战舰准备采取措施避开时,已经来不及了,一条鱼雷准确的命中了舰艇的中部,顷刻间发出了一声巨大的爆炸,“霍尔斯卡”号被炸开了一条很大的口子,海水慢慢涌进舰内,这艘百米长的战舰就这样结束了它的军旅生涯,沉入了海底。
2分钟后,1艘防护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再次受到袭击,被鱼雷击沉了。而后,“猎鹰”号开始迅速撤离。
虽然对于庞大的舰队来说那不算什么,但是罗伯兹还是感到了忧虑不安,他原本指望利用海上的浓雾,在中国舰队尚未怀疑有人入侵舰队逼近之前,就能攻击中国舰队;只要双方展开混战,他自信凭其强大的舰队还是有很大的获胜机会的;现在看来行迹已经败露。
罗伯兹心中始终有一个疑问,他弄不明白中国人的军舰是怎样在大雾之中发现他的舰队的。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没有选择了。
10时21分,迷雾忽然消失了,海天晴朗,前方的航路波涛汹涌。正以16节航速破浪行进的英方战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在蔚蓝sè的海面上掀起层层白浪,灰sè的钢铁巨舰编成了一支巨大的环形队列,炮筒林立的“恺撒”级战列舰---“维多利亚”号、“哈尼巴”号、“盛大”号、“显赫”号,“皇家主权”级战列舰---“决心”号、“反击”号、“报复”号、“勇敢”号、“印度女皇”号不可一世,4艘装甲巡洋舰和4艘防护巡洋舰、15艘驱逐舰则气势汹汹地航行在两侧。
“哎!看来是躲不过了。”果然不出罗伯兹所料,了望哨在海平线上发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他们正在以高速向着英国远征舰队的位置驶来,罗伯兹不由心里念道:终于来了!他立即下令,保持机动,准备战斗。
此时,中国的攻击编队正由杨城率领,出现在了英舰东南方向100海里的区域。
双方都已经发现对方的舰队了,刺耳的jǐng报声响彻长空。
11时20分,双方舰队已经不到35海里了,“维多利亚”号了望哨终于看见这支舰队巨大的舰身和沉重的炮塔,在桅杆上悬挂的正是中国海军的军旗。
多么完美的战舰啊!罗伯兹在舰桥上对着“shèrì”号和“追月”号发出了一阵感慨。
罗伯兹现在是退无可退,他把战机定在了决定胜负的会战上。
殊不知杨城也正在“shèrì”号战列舰的舰桥上默默的注视着前方的英国战列舰,果然是很强啊!面对着5艘英方新型战列舰,他也不得不佩服英国人在造船方面的能力。
眼看在这宁静的海面上,中英第二次海战即将爆发。
----------------------------------------------------
“恺撒”级战列舰是威廉.怀特于1895年设计,1898年服役是目前英国海军中威力最强大的军舰;定员672人,满载排水量达16317吨,舰长421英尺,宽75英尺,高27英尺(128.3米×22.8米×8.2米),配置有9英寸到14英寸(228mm--355mm)的防御装甲,主机为双螺旋桨,三倍扩充引擎,最高航速可达18节,装备有4门12英寸(304mm)口径火炮、12门6英寸(152mm)口径火炮。
“皇家主权”级战列舰是威廉姆.怀特于1889年设计,1892年完工;定员712人,满载排水量达15580吨,舰长410英尺,宽75英尺,高27.6英尺(125米×22.8米×8.3米),配置有6英寸到14英寸(152mm--355mm)的防御装甲,主机为双螺旋桨,三倍扩充引擎,最高航速可达16.5节,装备有4门13.5英寸(343mm)口径火炮、10门6英寸(152mm)口径火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