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名正言顺(上)(1/2)
() 第270章 名正言顺(上)
刘协的一言之下,标志了统治了中国四百年的汉王朝正式覆灭,当然,在世人的眼中,也许他早就土崩瓦解了,而在士人眼中,不久后可见的禅位仪式后,才是汉王朝正式宣告寿终正寝的时候。
“陛下这一言爽快,子龙他自会护送陛下前往泰山与家人相聚的,不过等一段时间后,亮称呼陛下可就不敢再用陛下这个称呼了。”能够和平的瓦解汉室,我心情不错,笑呵呵的道。
相比之下,刘协多少有些垂头丧气,他身边的荀攸本就是近六十岁的老人,此刻更显得老态龙钟起来。只见荀攸佝偻着走到了徐晃的尸体身边,从他的腰间箭壶中抽出一支羽箭。
“荀攸,你要做什么?!”刘协大惊失sè,生怕他做出什么激怒对方的举动。
荀攸回首惨然笑道:“陛下为了家人的安全,忍辱负重,选择投降,臣却早在十天前被荀家踢出门墙,自是了无牵挂,攸生为汉臣,死为汉鬼,臣……去也!”话音刚落,那支羽箭已经在荀攸的手中刺入了自己的胸膛,一缕鲜血从荀攸的伤口处缓缓留下,他的眼睛虽是渐渐无了生气,却睁大了死死的盯住了我。
所有人都为眼前的一幕所震惊,荀攸天下名士,就是兵丁武将也颇有耳闻,不想他却选择了这么一个结局。我却知道荀攸的用意,叹了口气,高声道:“荀攸反曹助汉,本是罪不可赦,但念其忠烈,与荀家早断绝了关系,荀攸之事,不涉荀家。子龙,你看此事如何?”
赵云明白了我的意思,道:“此事甚好。”听罢此言,荀攸的眼睛才慢慢的地上,重重的向后倒去,在徐晃的尸体旁边,失去了生机。
“呵呵……”张机在一旁轻摇了两下头,“荀公达忠其名,保其家,可谓是死得其所,刘家宗室得以保全,华雄,你看可否满意这个结局?”
华雄点了点,冲张机微一抱拳,便反身yù走出这太守府。
“等一下,华前辈。”我忙从身后唤住了他。华雄并未定住身形,只是边走边道:“诸葛亮,华某是不可能为天下任何一个势力效命的,你便死了心吧,他rì若静心小筑发难,华某自当出现相助一臂之力。告辞!”
随着华雄的走动,大唐堵在太守府门口的兵士们自觉的向后退开,让出了条通路,片刻后,华雄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太守府门外不见。我轻轻的叹了口气,下次再见到这位一代奇人,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当我的目光转向了张机时,张机却笑着先于我开口道:“老朽闲云野鹤,yù继续云游天下,医天下之疾,救天下之病,这就告辞了。”
“非也,张老前辈。”我忙挡住了张机的去路,“前辈医天下之心,亮万分景仰。然医天下之疾病非一人可达,前辈游走天下数十年,救不过万人尔,不若位列我大唐大贤馆,于义学之中,开宗授徒,大唐上下百万青年任前辈挑选授业,一而十,十而百,当可就天下万万之人。任大贤者,亦当可倾全国之资源,助其开篇立著,名传千古,福泽万世。”
好处说了一箩筐,张机也终于动了容,沉吟半晌道:“也罢,老朽自辞长沙太守,游走与天下间已有数十年,数月前得先师手札《青囊书》一部,也动了将自己百年来之心得记下,做成一书。再收几名弟子,令这脉医术不致失传,就听诸葛一席话,入了大贤馆吧。”
张机入唐,自然会令天下名士震动,原本对这乱世成观望态度的不少大贤,心中必然会对大唐起上几分涟漪。当然,在如今太守府的近千人中,九成以上都是只懂舞刀弄枪的武夫,对这其中的意义之深远根本就是懵懂不知。
见是大部分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刘协早就出了一身的冷汗,用自己早就肮脏不堪的皇袍袖子拭着额头的汗珠,期期艾艾地道:“宁王殿下,现在……不知还有什么安排?”
看着刘协一副狼狈的样子,我也不禁一阵心酸,曾经喊出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诸这等豪迈口号的大汉王朝,今天竟落得如此下场。沉吟了一下,我道:“子龙,这里的事情还是你做主,以亮之见,还是赶紧着人引这位大汉天子沐浴包衣,弄得干净体面些,再差些下人,叫军队护送至泰山才是。”
“也好。”赵云一挥手,身后的小将邓艾与赵统便走上前,相请刘协道:“陛下,请随末将前去休息。”
刘协早在数十年的险恶政治环境中混成了jīng,如今这种形势下还哪敢自认什么陛下,慌忙摆手相却,又对我与赵云连连称谢了一番,方才引领着仅剩的四五位大汉遗臣,随邓艾与赵统出了太守府。
我看着邓艾赵统引着刘协等人走远,太守府的众兵士也在各部统领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退了出去,又转首对遍体鳞伤的北宫诞道:“公休,关于汉帝退位逍遥王的奏表,你可愿联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