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怀柔乌桓(下)(1/2)
() 第204章 怀柔乌桓(下)
“此话当真?”孟璇美眸中亮光一闪。
我郑重的点头道:“在一年多前我大唐的一次会议中,就定下了安抚关外民族的基调,只是由于蹋顿带兵迟迟不肯出关,才有今rì的两军对垒。如今若是夫人能够说服蹋顿出关,臣服于大唐,我必能保证帮助乌桓发展农业,建立城镇,成为一富足的民族!”
孟璇考虑了一下,冷笑道:“二公子考虑的应该是汉化乌桓一族,拔掉我乌桓族的牙齿吧?”孟璇这话说得我心头一惊,静心小筑的人果然没有那么好欺骗,不过孟璇又是话锋一转,道:“不过也好,几年前陈宫先生来到这里,也是抱着这个想法帮助蹋顿单于,如今乌桓已经有了市集,乌桓在短短十年内壮大到今天也的确靠了汉人的一些东西。眼下说实话,蹋顿单于已经是穷途末路,他深为信任我,加上陈先生的关系,给我一个月时间,必可说服蹋顿。”
陈宫……我感叹了一下这个对手,没想到他也在企图汉化乌桓。我对孟璇微笑了一下道:“那就预祝我们的合作成功了,夫人。我大唐军队出关以来,秋毫无犯,正是为了有和平的这一天。”
孟璇突然诡笑了一下,道:“二公子也是好心计呢,当初放了鹏克的女儿穆香一命,恐怕不是为了什么宽宏大度怜香惜玉吧?你是为了给乌桓将来的团结留下隐患,我说得不错吧?”
被说中心事的我干干的笑了一下,做了个请的手式,两人便一起回到于禁那里。
接下来的一个月中,鲜卑族的步度根趁素利被张颌斩杀,收编了素利所残留的数万鲜卑余部,这样一来,步度根统领下的鲜卑部已经有了十三万人,其中四万战士,但却仍不足以抵挡柯比能的攻势,遂秘密求助于我。
对于以夷制夷,我自然是乐在其中,赵云等人也因步度根有四分之一的汉人血统,对其甚有好感,于是向父王请了个安远将军的封号封于步度根,又派了新升任威北将军的阎柔和新任征东经略使许攸,带领一万兵马相助步度根,并承诺帮助其发展治下领地,援助钱粮。
终于,在建安十六年十一月,蹋顿放弃了蔓楚岩,带着三万残军回到了关外。我亦兑现了诺言,派人送去五十万石粮食,助乌桓人度过这个冬天,又请命从关内迁来八万汉人,落户草原,在草原上和乌桓人一起建立了十个城镇,拓荒开田。
建安十七年三月,父王在关外设立蒙州,东至今吉林四平,西至今内蒙呼和浩特,南至幽州并州北部,北至阿鲁科尔草原,幅员千里,下辖八郡,陈宫任刺史,蹋顿升为镇军将军,其余官职只有半数从关内派遣,蒙州之内更是人心大定。我这个北伐督军,也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早在建安十六年便宣布在关外垦田者可免五年税赋,关内百姓观望关外一段时间后,便纷纷出关,到三月关外设蒙州时,蒙州已经有了近百万人口,其中汉人十五万。
四月,蹋顿整顿蒙州各族士兵完毕,共计五万五千人,蹋顿亲赴泰山,在唐王面前跪拜受封为安北侯,自己也折箭为誓,永世效忠于大唐。同时,蹋顿还献上了他的侄女赫塔;穆香与唐王,以明己心,我明白这定是孟璇的主意,以来除去将来乌桓可能分裂的隐患。
一时间大唐军队大破乌桓,收编鲜卑步度根,在北方草原上的声势大振,南匈奴立刻派人前来进贡,其余的数十弱小民族,也纷纷前来归附,大唐在北方草原上势力远远超过了大汉鼎盛时期。
至于幽州刺史的任命,由于原来的最热门人选泰山郡守吴质曾和张家眉来眼去,受张家一案影响,政绩考核只得了个“中平”,而陈平却连得了两年的“卓异”,在我与大哥诸葛瑾有心无心的推波助澜下,陈平如愿以偿的升任了幽州刺史。
陈平到了幽州,发现幽州各郡早已经被安排满了我这一派的官员,除了铁了心加入我这一派外,别无选择。遂再到任之后,不进刺史府,径直进了我的督军府,一番痛哭流涕的感恩戴德后,再一次发誓永远效忠于我。
我提议的科举考试也进行过了童试,全国之内二十六万在义学就读的考生报名参加了童试,供取中四千名秀才,在明年八月进行的乡试中,将从中选出三百名举人。
在建安十六年底的时候,曹梦燕为我产下了第二个儿子,取名为诸葛善。我在北伐两年多中,死在我手下的乌桓袁家兵将足有近千人,期望起了这个名字,能为我积些yīn德。
到了建安十七年五月,北方各事务一并安顿完好,北伐军也开始了回程。路过冀州赵郡的时候,我再次见到了练露,尚书令荀彧在二月亲自赴赵和巨鹿两郡考察,练露在那次和冀州士人的赌约中,政绩完胜了陈琳,得到了河北士人的尊重,也得到了荀彧的赏识,升任了尚书台度支尚书,也顺路和我一起赶回泰山。
北伐军由于取下冀幽两州,又新夺了关外千里沃土,立下汗马功劳。在一路所到之处,刺史以下官员士绅均势远接远送,沿街百姓也是香花醴洒徂豆礼敬,软红十里满眼豪侈繁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