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北起风云(下)(1/2)
() 第141章 北起风云(下)
坐在议事厅中的五人,每个人都比我的辈分要高,作为小辈我先是默不作声,静静地等着他们先说话。
几人相视数眼,只在瞬间便达成了说话顺序的默契,吕布率先说道:“我希望可以以怀柔手段解决这些异族。”但只是一句话便不再作声,在场的人都清楚,吕布并不是纯种的汉人,他的生父正是草原上的那些游牧民族。当初吕布年轻的时候,在整个武林都备受歧视,到后来只是由于吕布强大的实力,才让诸多人不敢再提起这件事。不过汉人对异族的态度已经让吕布有些心寒,所以虽然乌桓甚至与吕布生父的部族还有些仇恨,但吕布仍是不愿与异族开战。
案王沉吟了一声,不置可否,显然他对吕布的提议不是很感兴趣,但由于和吕布的交情甚笃,所以才不愿明着否定吕布的建议。看到诸葛圭如此态度,吕布无奈的叹了口气,默默不语。其实对于父王对异族的态度。大家都能猜得到,一辈子都在受敌视异族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父王对异族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好感。
二叔诸葛玄轻轻咳嗽了两声,打破了方才的尴尬,对父王一拱手道:“王兄,我认为我们应该任袁家和乌桓自生自灭,不予理睬才对。”
“哦?你说说看。”父王道。
诸葛玄正sè道:“我们诸葛家称霸最大的敌人不是各大诸侯,也不是那些北方异族,而是我们的身份,我们不是正统,在世人眼中,我们即便势力再强,也终究是臣子,所以我们需要将每一寸属于诸葛家的土地发展好,让民心忠于我们,这样才能抵制住静心小筑对我们治下的影响力。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时间,孔明的离间之间好容易才让袁家的两个儿子自己打了起来,为诸葛家赢得了那么些许发展时间,我们又岂能浪费了这些时间呢?”
二叔的话令父王若有所思,在诸葛家中,父王最重视的就是二叔的意见了。大哥诸葛瑾也在为二叔帮腔道:“父王,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乌桓每次入侵关内,从未到达过诸葛家现在所统治的地方,以儿臣之见,乌桓的大军不会对诸葛家造成任何威胁,相反每次乌桓进攻之后,便会尽数返回关外,到时袁家只留下袁熙带着万余兵马苟延残喘,我诸葛家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一统河北了。届时我们也可调集jīng锐大军和曹家遥相呼应,威慑许昌,令兖州再落诸葛家之手。”
我微微皱眉,二叔和大哥说的倒是句句在理。只是大哥打得好如意算盘,兖州的刺史王修乃是大哥从小一起成长起来的伙伴,夺下兖州就是让他在诸葛家中的势力继续扩大了。不过我心中冷笑,大哥恐怕不知道父王早已暗中决定了和朝廷联手,来打压已经在关中乃至西方没有对手的曹家了吧?在没有掌握诸葛家治下的民心之前,父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冒险与朝廷撕破脸,以军事手段进攻朝廷的,只怕这回大哥的如意算盘是要落空了。
丙然二叔和大哥的话音已落下一会儿,父王仍只是不住点头,却不发一言。我明白在父王心中打的主意一定不是他二人所说的坐视不管,近来随着诸葛家的rì益强大,父王也显得越来越刚愎自用了,只要他心中打定了主意,就很难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只是以他的老谋深算,所做出的决定很少有错误的罢了。果然,父王的目光又满怀期望的看向了我,问道:“孔明,你的看法呢?”
“父王,乌桓进入关内对诸葛家来讲是一次绝好的机会。”我朗声道,“二叔和大哥说的固然有理,但以儿臣之见,我们若是能在两个月后河北百姓对乌桓入侵怨气最浓的时候,出兵赶走乌桓,必然能在最短时间内赢得诸葛家之下的民心所向,并且我们这次打怕了乌桓,便可至少让他们在五年之内不敢再sāo扰北方,诸葛家就能够从容面对来自南方和西方的威胁了。”
我在说话的时候,能够一直感到师父吕布的目光一直在盯着我,甚至有些让我不寒而栗。我知道我主战的态度一定让师父很不满意,不过这却是我所无奈的,因为我有一种预感,乌桓这次的胃口决不在那小小的一半幽州,老单于丘力居死后,乌桓的最新上任的单于蹋顿可是个野心勃勃的人。
案王一副甚得吾意的样子,狠狠点了下头道:“孔明好心思,把那乌桓打怕了,以后我大唐在北方的压力就会变小,这想法甚合孤意。奉先,对异族的开战乃是为了确保诸葛家的利益,并不是我对那些关外民族有什么看法,你不要多心了。”父王显然也注意到了在吕布的脸上有一些异样。
吕布强笑了一下,道:“子贡兄放心吧,布在中原生活了几十年,自然会以大局为重的。”看师父笑得仍是有些勉强,我知道在师父的心中一定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在强大的汉族面前,任何少数民族都是弱者,可以预见在父王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中,这些关外异族早晚会被一支支的被铲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