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后爱莲说(2/2)
曹操见郭嘉点头,口中飘出了一声叹息:“没错,文和只是猜到了我的意思,这才替我行出了这件事情。就算文和不让仲康出手,我也会让孔家鸡犬不留!”
见郭嘉的一张脸上毫无表情,曹操的言语中有了一丝哀意:“奉孝,是不是觉得我变了,变得心狠手辣、阴险歹毒了?”
郭嘉起身,拂了拂身上的青衫,脸上的笑意令曹操的心头一暖。
曹操紧绷的心弦一松,终于舒了一口气,接着对郭嘉说:“奉孝啊,你有没有感觉到,文若与公达叔侄待我已经不比从前……我……我真怕有一天你也会像他们那样渐渐离我远去!”
郭嘉摇了摇头,问曹操道:“明公,可不可以给我纸和笔?”
“随我到书房来吧。”曹操虽然不知郭嘉想要做什么,可还是领着他到了自己是书房之中,并亲自为他研起了墨。
郭嘉摊开三尺蔡侯纸,笔尖点墨,寸半狼毫力透宣纸,入木三分!他一气呵成,俊逸的行草映入了曹操的眼帘。
“嗯?《爱莲说》?”曹操面生疑惑,还是小声念了起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念完郭嘉手书的《爱莲说》之后,曹操足足愣了有半柱香的时间。最终,他叹了一口气,黯然说道:“此为士之清节,我与他们相比,倒是如同塘中的淤泥一般啊……”
郭嘉摇了摇头,手中狼毫矫走,一缕缕清风出袖而去。不多时,那飘若浮云的行草又跃然于纸上。
“《后爱莲说》?”曹操将郭嘉所书的行草端起,又出声朗诵起来:
“莲出之东水,自有清泉作陪。
世人皆赞,皆敬,皆爱,皆谓之‘出淤泥而不染’。
明月西来,投之以清辉,涧水东流,荡之以清波。与苍松翠柏为友,融日月山川之姿,发于春夏之交耳。
东晴西雨,红蜓舞于花侧,秋霜冬雪,枯叶落至塘前。
世人皆忆汝之青蓬蔽水,谁怜此时风消雨涨?汝曰:‘千赏万怜,徒虚名耳,吾,志不在此。’
‘香远溢清如何?无过是花开花落,亭亭净植又何?抵不过北风吹过。周敦颐焉知吾邪?’
‘吾之志,在乎《千金》之间。’
‘粉一身碎骨,任炉火焚烧,投药罐之中,系杏林春暖。’
‘出淤泥而不染,俗也。’
‘既出淤泥,念苍生之苦,染之。’”
“既出淤泥,念苍生之苦,染之……”曹操反复重复着最后一句,眼神竟然恍惚了起来。过了许久,他才缓过神来,脸上豪意渐生!
“奉孝,这篇《后爱莲说》究竟是何人所作?我一定要见此人一面!”曹操的脸上尽是激动之色。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郭嘉叹了一口气,接着望向曹操,眼中尽是敬仰之色:“明公,嘉所书的上文是一位名叫周敦颐的世外之人所作;而后文,是嘉有感而发,即兴所作。”郭嘉一顿,望着曹操的一双眼睛,定定问道:“明公,有一句话,形容您最贴切不过。”
“什么话?”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