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芳林园记事(二)(2/2)
“主公英明,有主公在,必定能靖清庙堂,四海降伏。”李儒立即恭敬地一拜,赞声道。
董卓的脸上不由闪过几分得sè:“那咱家明rì设宴,会集众公卿,向他们宣布此事。”
“此举大善。”李儒陪笑道:“可让吕将军领甲士千余,待命一旁,若有人不从,则……”
闻言,董卓大笑道:“奉先,明rì便交给你了。”
吕布心中无奈一笑,做恶人的时候总归要到了,当下立即拱手领命:“诺!”
“对了。”董卓忽然收敛下笑意,脸sè冷峻:“刚才袁绍那小子过来,要咱家退出洛阳,咱家不允,原来想趁机杀了那小子,省得麻烦。可叔颖却说不可,文优,你看此事如何?”
李儒思虑了下,摇头道:“主公,时机未到。袁绍虽然年轻,但他父亲袁逢,伯父袁槐都是当朝元老,他名望也高,不可轻易杀之,否则不利于主公之名。而且,即使明rì袁绍出声反对,主公亦不可杀之。”
“如此?”董卓沉吟了阵,也只能道:“便先放过那小子一命也好。”
“主公宽仁。”李儒再次陪笑道。
董卓亦是笑了声,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文优,你去下诏,将皇甫嵩调至洛阳来,领城门校尉一职。”
董卓的声音微冷,似有无数怨毒蕴含其内。吕布眼角微眯,哪怕面对刺客刺杀,面对袁绍谈判,董卓也只是愤怒,却不似这般怨毒。皇甫嵩与董卓之间真的有这般仇隙吗?
心中急速转动,一件件史料直浮上心头,185年,北宫伯玉率胡人入侵三辅,皇甫嵩带军镇守长安,保卫园陵。而那时,董卓便是在皇甫嵩麾下,后来皇甫嵩被责无功,召回长安,董卓领其职。188年,王国包围陈仓,皇甫嵩临危受命,再次督率董卓,在陈仓抵抗王国。189年二月,王国撤走,皇甫嵩不顾董卓反对,率兵追击,却连战连捷,大破王国所部。后来,灵帝病重时,函令曾担心过董卓势大,便要求董卓将部队交由皇甫嵩,让皇甫嵩统帅,董卓不肯。而当时有人认为董卓逆命怀jiān,罪在不赦,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皇甫嵩却执意上奏朝廷,让朝廷定夺。结果,朝廷责备董卓。
一件件事情清理出来,吕布心中也渐渐明晰。董卓恐怕就是因为这么多的旧事,才会对皇甫嵩怀恨在心,其中固然有嫉妒,但也有怨恨,这次皇甫嵩领命回洛阳,任城门校尉,恐怕他也就命在旦夕了。
对于这位大汉最后的名将,吕布心中一直都十分尊敬,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他也只能见机行事,为皇甫嵩求情。而且,皇甫嵩似乎也不该这么死于董卓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