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求教(1/2)
() 高人是个老头,衣服邋遢,头发有了几分花白,一双老眼微眯,一张嘴便是浓重的酒气,神态半醒半醉,就像是一个喜欢懒在酒家中的老酒鬼,平平无奇。。若不是在张绣的指路下来到此处,还真是难以让人相信这个糟老头竟然会是大名鼎鼎的枪神童渊!
即使是自诩随xìng的成廉也不由惊异了,但旋即便对高人老头融在骨子里的不羁敬佩异常,引为偶像。还好心地告诫曹xìng,以后断断不要以貌取人。
吕布也是微微一惊后便恢复正常了,高人倒不一定需要所谓的高人风范:衣衫飘飘,表情冷峻,连带声音都是冷的,走到哪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不屑与凡夫俗子交谈,还要人好生小心服侍。相比起来,这样的高手,倒是容易亲近些。
“在下五原吕布,受张绣所托,前来拜访枪神大人。此处有两坛九曲酒,一坛是张绣敬上的礼物,一坛是在下敬奉您的,希望您能收下。”吕布举手贴额,俯身鞠躬,恭敬地行了一揖礼,紧随吕布身后的成廉与曹xìng也是照样一躬身行礼。
“哦,有酒?”童渊却似不曾看见吕布三人的行礼,眯着眼,晃着身子来到白兔旁,双手一托,拿起一坛酒,揭开泥封,一脸迷醉地深吸了一口,赞声道:“真定的九曲酒,酿酒时分九次投入粗米,所用的酒曲也是当地的秘方,酿成的酒醇厚芳香,而且酿法新颖,不同于别处,独有一番风味。”
迷醉地嗅了几下后,童渊转头望向吕布三人,脸上皱纹堆积在一起,笑声道“小伙子,别愣着,来,一起喝!”
吕布三人相视一笑,也不客气,由曹xìng拿起了另一坛,一起来到草庐前由一块花岗岩制成的粗糙石桌前,围坐在石桌旁,各自倒了几大碗酒,豪饮了起来。
汉代人极为嗜酒,无论是平民还是士大夫,或是王族贵胄,都是极为喜爱饮酒的,而且各地风俗不同,还会添加不同的配料,如椒酒,柏酒,桂酒,菊酒等等。只不过汉代的酒其实远比不上前世的佳酿,可以说只是粗有酒气,醉不倒人。
当然,汉代也是有名酒的,如宜城醪、苍梧清、中山冬酿、酃绿、白薄等,而这九曲,就是真定的特产了。
童渊似乎极为喜欢九曲,一直在念叨着有关九曲的原料,制造,发明年代等等。吕布三人也只能安静地听着,时不时还要与兴起的童渊干上一碗。
听童渊谈笑的空隙间,吕布也会小心地打量一圈,童渊居住的地方并不大,后方背靠一截峭壁,三家草庐挨着山壁搭建,四周除了参天的巨木外,便只有屋前的这一片空地。只是似乎现在就童渊一人在此,先前听张绣说过,他还有个小师弟在这,那应该便是赵云了,可是赵云又在哪呢?
“小伙子,在看什么呢?”就在吕布小心打量时,童渊却是半眯着眼,满嘴酒气地问道。
吕布微微一笑,道:“只是来时曾听张绣说过,枪神大人还有一个小徒弟在这,布一时好奇想寻下罢了。”
“你说子龙啊,那小子去林子里打猎了,你们来得正好,晚上就在这吃一下山里的野味吧,那滋味。”童渊砸吧砸吧了嘴,半红的脸颊上浮起了几分憧憬。
子龙?赵云年龄应该还不到弱冠,竟然有表字了?吕布心下疑惑,直接问道:“听张绣说他小师弟年纪应该还小,怎么会有表字?”
童渊却是眼一瞪,佯怒道:“谁说年纪小就不能有字?子龙的表字还是我为他起的,便是要借这伏龙山之灵气,让他以后一跃成龙!”
吕布不由连忙笑说道:“枪神大人勿怪……”
童渊却是一挥手,不耐烦地打断:“别什么枪神不枪神的了,直接叫我老头子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