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洪荒记事者 > 第五十八章 洪荒走势

第五十八章 洪荒走势(2/2)

目录
好书推荐: 帝魔欲念 幻想乡日常 某轮回小队的旅程 武易天下 易经天下 妹纸 异界云天录 合体之境 不朽帝座 柯南之壕

正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阵法布置简单,因此,这种擂台得以遍布洪荒。想战斗就到擂台上去。想解决纠纷,到擂台上去。胜者有理,败者无罪,生死天定。不愿意掏玉髓的,可以,到公共擂台区。不想闹得四邻皆知,就掏玉髓到私人角斗擂台区。

这些擂台承受力最高只到真仙。真仙及真仙以上就没有办法了。这也是这种擂台的唯一局限性。

在洪荒之中,巫族虽然好战,动辄就动手。之外,却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诚信的族群。

如各地设立的巫族食馆、各地奔走的巫族建筑队、各地坐镇的四季官、各地开设的医药馆等等,均有力的将巫族优秀的一面传递了出去。加上巫族十二祖巫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巫族竟然渐渐的取得了洪荒大陆的控制权。

而妖族这些年也没有停滞不前。虽然其内种群林立,性格差异悬殊,但随着整个洪荒大地文明的发展,也逐渐的收敛了很多。原先动不动就抢生灵洞府、福地的行为也渐渐少了很多。但显然,在洪荒大地之上,名声是明显不如巫族的。不过这些年,妖族又是妖文,又是辨物馆,又是印刷经书等等,着实在修道者之中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领航者角色。

在洪荒之中,什么生灵最多?还是普通生灵最多。什么是普通生灵?开智后不得正宗修炼之法,化道身都不完全的不入流的妖及其家族后代。被大能直接点化成道身却损了根基无法往高修炼且因点化者被杀死而流落洪荒并开枝散叶的不入流的道士。普通的巫民。洞府界被抢后流落洪荒的散修。一些出生就有灵智,然不懂修炼,生命不过百年的少数族群,如众所周知的猴族;还有一些走兽族,如可能是龙族传承后裔的地龙族;巨人族;树人族;小人族;半人族;石人族等等共三千多种族。

此处所讲之人,乃道体之意。非后世之“人族”的“人”。所谓道体者,就是合盘古之体者。盘古两足、两手、一头,此世界是盘古所开,所以,类盘古,就是类道,故称之为道体。

洪荒生灵众多,品类也极多。因先天之故,很多族群生而有智。但成亦先天,败亦先天。这些族群或生育能力有限或能力低弱或与世隔绝等等,只能成为少数族群。后来因洪荒大战频起,一些族群被灭,一些族群开始迁徙至最西方、最南方、最北方等等远离洪荒中心的地方,才得以生存下去。但在人族唱主角的未来,他们仍免不了成为传说中的一部分,从此覆灭消失。

普通生灵离不开洪荒大地,所以,对于生活的依赖是最大的,也是整个洪荒构成中最基层的力量,也因此,被成为爬地者。而众多修道士和妖,则因可腾云驾雾,成为洪荒之中最中间的力量,也因此,被称为纵天者。各个大能就不用说了,是洪荒的统治力量,也因此,被称为尊者。

目前的洪荒其实已经逐渐分流。爬地者,崇敬巫族。因为巫族改天换地,让洪荒大地生机勃勃,使他们的生存空间不断的扩大着。所以,巫族已经成为了实质性的地之统治者。

妖族创文字、辨灵宝、传经书,使得更多的纵天者为之敬畏。所以,妖族已经逐渐成为了实质性的天之统治者。

此天非彼天,此地非彼地。后世的很多人不明原因,以为天庭可管天,那是笑谈。所谓妖族管天,实际上管得是纵天者。而巫族也不是霸占着大地,让妖族只能上天。而是讲,巫族管爬地者而已。

洪荒各种族分享的是同一片天地,怎么可能一个管天,一个管地。更何况,天道还轮不到谁来管。天空也轮不到谁可以霸占。三百六十五颗星辰,是整个洪荒世界的法则之海,其射下的光芒均为法则之线。妖族虽然势大,利用周天星辰大阵可以在各个星辰之上驻扎,然管理却谈不上,只能说利用更充分而已。其他大能同样可以利用阵法摄取星辰之力,妖族也阻止不了。所以,妖族管天的说法实质其实还在洪荒大陆之上,不过管得是修者、纵天者而已。

巫族管地更是无稽之谈。洪荒何其大也?巫族生育能力也不强大,只不过是因为十二祖巫实力过于强大,才成为了洪荒一霸而已。妖族在洪荒大地上无处不在,各种生灵修炼开智得道体后都可以称之为妖,让巫族管妖的事,怎么可能?何况巫族也没有这种霸占的**,因为族群的数量是有限的,霸占了也白占。

妖族同样在洪荒大陆上占有着七十二福地,同样在洪荒大陆之上驱逐洞府之主,抢占灵山福地。

所以,后世传说因字之意而曲解了此时洪荒的大势。

其实巫妖大战的根源在人族。人族为女娲所创,是日益庞大的妖族的食物保证。但人族植根洪荒后,被巫族发现有利己族的发展,不允许妖族吞食人族。因此,为了人族资源(就像后世的石油一样,洪荒时人族就是一种资源而已),两族才真正开始了交锋厮杀,最终双双覆灭。

所谓天地之争,也是因为人族修炼速度奇快,大量人族成为纵天者,而又有大量人族为爬地者。所以,到底将其归属为纵天者还是爬地者,巫妖有了分歧,此分歧被成为天地之争。

胡徒没有插手洪荒事宜,只是在一边研究阵法,一边观察洪荒大势的发展,才有此得。胡徒笑了笑,人族因为字意的曲解发生的歧见从不鲜见。现在看来,早就在洪荒之时,这种字意的歧见就已经埋下。

没办法呀,其实文字是文明的种子、是文明的起源,但同样是文明的牢笼、文明的绊脚石。

没有文明的时候,文字就成为了文明的发源点。但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文字的局限性就凸显无疑了,此时就会成为文明的牢笼和绊脚石。

胡徒这才发现自己走神了,想的远了。放下这些,掐指一算,鸿钧二次讲道也要结束了。他是该迎接洪荒的这次劫难了。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