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交易制度(1/2)
就在胡徒苦心孤诣的编写妖文时,鸿钧的第二次讲道正式开始。此次讲道,来者还是三千多位,但第一次听道的很多面孔已经消失,此次又添加了很多新面孔。
在最前面的六个蒲团上盘腿而坐的仍是三清等人,此次讲道,鸿钧重点讲解大罗金仙与混元大罗金仙之道。而圣人之道却要到第三次才能讲到。
鸿钧采用的方法仍是其先前所用之法,带众人神智于神秘空间,翻点着各种影像,讲解着各种法则,盘点各种修炼方法的优劣错处,讲解先天灵宝修补道基的方法等等。
偶尔还会讲一讲灵宝的分类,法宝的炼制等。顺便就会将洪荒的各种矿物、珍惜灵物等介绍给听讲的诸位大罗。
鸿钧再次出招,抛出这些之后,可以预见,未来的洪荒将又会多了无数的争宝之斗。要知道,鸿钧将灵宝作为了重塑道基的方法,这涉及到这个世界最顶尖力量群体的前途问题,如何能等闲视之?
听到鸿钧这些讲解,前期三清奔忙的效果大打折扣。是未来的道途重要,还是大家的协议重要?显然,在场的大罗心中都有自己的算盘。
胡徒却早就知道鸿钧要讲这些,所以,他也早就埋下了伏笔。他的打算很简单,是命重要还是道途重要?他要给洪荒大能们一个残酷的选择。
而妖文就是他的利器。一来,可以让妖族不敢忽视他的建议,使得他未来说服妖族事半功倍。二来,在舆论上可以占据制高点。在他看来,无论何时,谁掌控了舆论的发言权,谁就占据了主动。而洪荒的生灵可不懂这些。他们崇尚的是**裸的弱肉强食。但无论哪个时代,潜规则不是弱肉强食?即使是现代也不例外。
这涉及到“心”的领域。心是生灵最不可捉摸,不可预知的东西。生灵掌握任何东西都要靠一颗心来实现。而文化恰恰是作用于心最好的武器。
文化让生灵懂得文明。文化让生灵知道羞耻。文化让生灵明白“众生者胜、独生者亡”的道理。文化更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而文字恰恰是文化的核心所在。
用文字凝成守护性的文化,然后用文化引导洪荒大势,就是他的策略。
巫族他已经搞定了,相信妖族四位统治者归来之日,就是被胡徒蛊惑之日。到那时,洪荒最强大的势力都站在了守护的一方,其他各方要么遵从,要么给了这两大势力干涉的理由,后果可就不是遵从那么简单了。
胡徒将文字编纂差不多的时候,却发现他漏了一个东西,那就是印刷技术。仅有玉简是不够的,没有书面的记录和传播,终归是一场空。
不过,对于他这种大能而言,做一个活字印刷机却是举手之劳。
然后,胡徒开始将各种字样刻成字模,开始了印刷他的文字。其书名曰:“字经”
按照设想,编纂了书籍后,他还要编纂幻阵,刻录于玉简,与书籍同时发行。
然后,胡徒开始召集天庭的妖族,传授其所创之文字。并从中吸取各种经验,用来进一步改进玉简。
鸿钧讲道过去了三百年了,而现在到妖族,再也不是原先那样神念交流了,各个操着一口标准的妖语进行沟通着。
妖族就如同胡徒定义的那样,凡生灵化的道体都可称为妖。所以,妖遍布洪荒。妖文在妖族的普及基本上可以说是在洪荒之中普及。即使很多大能的弟子也受此风袭扰,学的一口标准的妖语。
在现在的洪荒,如果你没有一本《字经》和字经玉简,用现代话讲就是你“OUT”了,都没脸去见道友。
这字经及字经玉简价格倒也不贵,仅仅是洪荒仙玉一块而已。而价值却不菲,除了辨识各种洪荒物种之外,其内蕴含的道之理也同样可以讲此文当做一篇道典的总纲来看待。比如其中关于五行的论述,关于八卦的论述,关于天道的论述等等,都是洪荒生灵闻所未闻的大道至理。就是为了这章道典,也要花上一块仙玉。而且仙玉这种东西不敢说到处都是,但稍下功夫就可以采集得到的。
这洪荒仙玉是胡徒为妖族制定的交易物之最低等等价品。按胡徒的定义,等价品分三个等级:三等品为一块巴掌大小的洪荒仙玉,被称之为仙玉级。二等品是洪荒软玉,一块软玉可换十块仙玉。一等品是洪荒玉髓,一块玉髓可换十块软玉。
胡徒在研究文字之外,还做了一件影响极大的事情。他初期只是为了推广文字而已,比如,他开的辨物馆,可以帮助妖族发现新的物事,可以由他来辨识,如果的确是未知之物,胡徒还会通过辨识,告知来者,此物何用,价值几何。有一个小妖就因为拿了一株从未见过的植物让胡徒辨识。胡徒告知,此物的确无名,可以收录入辨物馆的辨物册,命名权属于发现者,并且,此物含有一丝造化之力,服用后可洗经易髓,妖将以下,可以提升一个境界。此小妖就因此在短短的一周内从小妖变成了妖将。此物也被此小妖命名为提阶灵草,正式保存在了辨物册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