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甲申风云 > 第二十章 赴死 (下)

第二十章 赴死 (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日本1987 洪荒记事者 帝魔欲念 幻想乡日常 某轮回小队的旅程 武易天下 易经天下 妹纸 异界云天录 合体之境

()十四ri,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杭州。七月,多尔衮改南京为江宁府,任命多罗贝勒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同固山额真叶臣接替多择。博洛镇守,同时任命内院大学士洪承畴为“招抚江南各省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会同勒克德浑、叶臣接管江南各地。

八月,洪承畴、勒克德浑、叶臣到达南京。多择等人九月初四启程返京。

明磊得到江南传来的消息,马士英没有来福建,而是被方国安掳走,先是一喜,可同时接到自己离开南京时写给李香君的信和李香君病逝的消息,顿时转喜为悲。

李香君在苏昆生的照顾下来到苏州,由于一路颠波劳苦,jing神上又极度悲伤,身染重病。苏州情况还比较平静,李香君在虎丘山塘下一处清雅的小院,见到了昔ri好友卞玉京。见到好友逃难至此,卞玉京热情地收留李香君在小院住下,并请来名医为她诊治。几经诊察,才知李香君患的是肺痨,这种病在当时是无药根治的,只能滋养调理,勉强延续着生命。

病中的李香君深深地思念着侯方域,经多方探问,证实了侯方域曾在南京寻找过李香君,了无结果之后,失望地回老家商邱去了。她ri夜捧着那把血染的桃扇,回忆着侯郎的音容笑貌,泪水浸透了衣襟。

卞玉京从来没有如此震惊过,将明磊提前交给她的信递给了李香君。李香君拿着信,不觉间眼泪又流出来了,怔怔地瞅着卞玉京,轻轻叹道:“不看也罢!就算到了广东,又将如何呢?”

一句话,勾起卞玉京的无限心事,不禁也泪眼蒙胧了。

明磊接到这封没有拆开过的信当晚就喝醉了,抚摸着信,颤抖着手,在信封上歪歪扭扭地写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嗣音倒也吧了,欣儿也很是伤心,但还是不能理解明磊。明磊趁着醉意,指着当空的明月说:“还记得在媚香楼给你讲过的《大话西游》的传奇吗?至尊宝对结局的无奈,一种对宿命的无奈。前生、今世,无不蕴涵着因果关系,作为一个凡人,浑浑噩噩的,也就罢了。作为一个神仙,知道了前因后果,还是不能改变这宿命,难道不觉得悲哀和无奈吗?”

嗣音诧异地看着明磊,“夫君,我怎么觉得你话里有话啊?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李香君的结局了?最终还是没能改变呢?”

明磊醉眼蒙胧地看着娇妻,觉得异常地孤独,许多话还是不能明言。于是,又摆出那副,我不说是,可我就不说不是的架势,真的一个人在院子中站了整整一宿。

第二天,明磊摆脱了江南小儿女的丑态,面对一干文臣的相询,对于朱常淓,实在不知该给予什么评价。

从公事上论,对于这些大明的忠臣而言,朱常淓是罪大恶极,当永远被唾骂的明朝败类。朱常淓的拥立,没有一丝一毫的争议,无论后来以鲁王监国的朱以海还是隆武立朝的朱聿键,当时正在杭州,也全都表示真心支持潞王出任监国的。

如果朱常淓稍有一丝民族气节,不投降,将抗清的旗帜竖起来,南方各地的抗清势力还有一个被世人公认的核心。无论他是到福建还是江西、湖南,甚至广东,朝廷的威信还在,没有一个军阀敢于公然乱政。形势的变化也未可知!说不定,明磊就成了中兴的功臣。

正是因为他的投降,导致所有近支的宗室几乎被清廷屠杀殆尽。只留下朱明宗室的两个远派子孙鲁王朱以海和唐王朱聿键,即使没有两个人的争立,他们的威信也不足以服众,只能算是军阀手中的傀儡,就算打败了满人,明朝的复兴也是无望的。

所以,从实际意义来说,朱常淓的降清,标志着明朝的彻底灭亡。

但对于明磊个人,还是要感激朱常淓的。不是他的投降,明磊一点机会都不会有的。所以,明磊没有办法评论这位潞王千岁。有些时候,沉默是金。

随着杭州的陷落,江南大明官方有组织成规模的抵抗不复存在了。而载进史册的江南抵抗清军最著名的战例却是由百姓自发组织的,这一点,实在有些讽刺。在民间,群情激愤的草根们自发的抵抗可歌可泣,那才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最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小城,江yin和嘉定。

江yin县城,只是常州府下的一个三等小县。六月初二,江yin县的现任典吏陈明遇和原典吏阎应元,以“大明中兴”为旗号,公开反清。

首先来到江yin城下的是降将刘良佐,领两万人马久攻不下。接着贝勒博洛和尼堪也亲自带领八旗jing锐赶来了。

博洛没舍得耗费八旗子弟的生命,只是打了刘良佐一顿板子,严令他攻城。刘良佐忍着痛,拍马向前,遥语城上的阎应元道:“区区江yin,焉能久守,若变计降清,爵位不在良佐下,请足下三思!”

阎应元骂道:“大明养士三百年,不料出汝等侯伯,毫无廉耻。元辅(阎应元的字)犹有心肝,宁为义死,不为利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