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梦里还疑身是客 <下>(1/2)
() 不错,林德志兄弟俩的师父李元化老道说得就是先读书,不过读的不是那些诗经论语什么的,而是《易经》,而且是用古篆写的。
当李元化拿出那本《易经》让兄弟俩看时,林德志晕了,这我那认得啊?什么?还得背熟了弄明白了才行?早知如此我那会儿考大学时要是报个专门研究古文古汉字的历史系多好啊!谁说历史专业是冷门?这不用上了?
不管他怎么遗憾,即rì起,二人终于又开始的过上了“呀呀学语”的学堂生活,但读书就是仅仅读书?那怎么可能?林德志终于感受了一把万恶的旧社会的滋味儿。
每天早上——不是,是每天半夜,他正睡的香喷喷时,李元化老道就来惊人好梦,硬是将他兄弟二人叫醒,也不管他们俩还迷迷登登,拖上他们两个就出屋往山上爬,夜里山间冷风澈骨,正是温度最低的时候,两人一出门就冻的浑身发寒,四肢——不,五肢发抖,除了胳膊腿,还有牙关正打架打的厉害哪!
可李元化老道简直是用一种粗暴的态度连驱带赶,逼着两兄弟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往山上爬,还不许停下来歇息歇息,等好不容易爬上山顶,兄弟俩已是鼻青脸肿,大汗淋漓,天sè才是微微发明,到山顶那处泉水边稍做洗漱,李元化就开始教兄弟俩如何对着东边将要出山的朝rì吐纳炼气、召新吐故;澄思竭虑、休生养息。
等东边太阳正经出山,修炼也就告一段落,李元化告诉他们俩:只有在yīn阳交泰时将出未出的rì光朝气中修炼,才是最好的时机,一旦错过时间,不但不能修炼有成,反而会有内火交灼、走火入魔的危险,早起爬山也是炼筋熬骨、打造根基的手段,从此之后,无论寒暑雨雪,不得中断。
然后就下山,下山途中还得干活,干什么活?吃饭!李元化老道早已到了辟谷的境界,但林家兄弟两个可不吃不行,还在长身体呢!吃什么?草根野果,黄jīng地瓜,总之是什么能吃吃什么,想吃肉?山禽野兽倒是见着不少,可他们兄弟俩没那本事去抓,李元化老道更是说不愿妄开杀戒,还一路教导他们说世间万物皆有其灵,连豺狼虎豹也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即使rì后修道有成,除非遇到那些恶意伤人,徒害生灵的猛兽,轻易不得伤生云云…完完全全一派环境保护主义者的面孔,听的林德志只想大叫一声:“我是肉食动物,也不想做和尚!”
下得山来,就该是学习时间了。李元化捧起那本《易经》,教他们念这个字该怎么读,怎么写,什么意思,几个字连到一起又该怎么理解。教上一段,便让他们在那儿自读自写,他就去干自己的事去,或者到正屋中地下摆放的巨鼎旁炼丹,或是一顿脚御剑而去到各处采药去,等到天sè不早才回来,然后就会考核他们这一天的成绩,若是那一个没记清背熟,那——一顿训斥是免不了的,说不定还要伸出手挨板子,然后还得在那儿面壁苦读,直到通过了考试,才能吃饭睡觉。
林德志毕竟心理成熟,又有前生学习的经验,只开头挨过一次板子后便学了乖,此后次次考试都能顺利通过,还经常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千奇百怪的问题问的李元化老道眉开眼笑,大加赞许,连一旁经常因年幼贪玩考试不及格的林守志都大沾其光,少挨了许多板子。于是在一次林德志有心无心问到正屋中巨鼎上所刻符文是什么东西时,老道拿出了一摞刻有各种各样花纹符号的石板竹简,郑重其事地宣布:从明rì起,林德志加课,学习上古时代留下来的蝌蚪文和钟鼓文!
林德志早从记忆里和李元化老道平rì无心的谈吐中知道,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法宝道经上所用的文字都是古代的蝌蚪文或钟鼓文,rì后若是运用法宝更是动不动就要用这些所谓上古真言来驱使,除了感叹自己学业负担加重外,倒也生不出什么不满心理,心想古人常道艺多不压身,债多人不愁,多一门手艺就多一条活路,现代人更成天教育大家说知识就是力量。学就学呗,学好了是本钱,以后有机会碰上那些大威力的法宝,我不用人教就能看懂说明书,拿起来就会用,那不比那些得了法宝还得找师父手把手教一教才会用的人强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