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初遇陈和尚(1/2)
() 秋风瑟瑟,平定城外以南的一处道路上,一阵飞尘扬起,而后一队人马停在了路边的小茶馆前面。
说是一队,其实只有四人,马却是有八匹。这四人便是崔立,陈才和李氏兄弟。因为这一路的马不停蹄,所以特意备了一匹马用来路上换骑,这样就省去了停下来休息的时间。
从威州出来已经有一个多月,前几rì武仙来信说,这个月的月底便要与砍半斤的女儿成婚。月底,今天离月底只有十天不到,不过平定也是他们最后一个准备招兵的州府了,十天的时间,连同招兵的三四rì,刚刚好可以赶回去喝武仙的喜酒。
“老板,来壶茶!”崔立领着三人在茶馆外面找了张桌子坐下。
“崔大人,我们这一路过来,这平定州是最后一处了,招完兵,我们刚好可以赶回去喝大少爷的喜酒,到时候一定要好好的喝上一顿。”陈才站起来帮三人倒上了茶。
“嗯……”崔立喝了口茶之后道:“这平定州是附近最大的州府,也是你三人的家乡,此次招兵,你们就要辛苦点了。”
三人同时点了点头。
“人心不古啊!”崔立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然后看着外面的天空,轻轻的一声叹息。
三人莫名其妙的看着崔立,这刚刚还在说招兵之事,怎么突然就人心不古了?
“崔大人,你是在叹息张氏兄弟吧。”李伯渊看着崔立。
张氏兄弟,张鲸、张致,锦州聚众十万,杀节度使,判金称王。前不久蒙古木华黎带兵攻讨,竟然降于帐下,其军队被木华黎编制为攻金先锋。
崔立站起来又道:“张氏兄弟,不服金朝统治,杀节度使称王,照现在的局势看,也不能怪他们。大家都知道,朝廷南迁,东北地方乱作一团,他张氏兄弟愿意出来主持大局,也算的上是英雄。只是没想到那二兄弟如此的不争气,遇上蒙古人连战都不战,就归降于蒙古,甘愿做人家的帐下奴,实在是丢我们汉人的脸!”
虽然崔立是这么说,但是心里又岂能不明白,十万兵力虽然不小,但是要抵抗蒙古大军,实在是又些以卵击石的味道。
崔立想了想又道:“此次张氏兄弟判去蒙古,蒙古大汗必定就知道如今东北现在的情况,要是知道朝廷南迁之后,东北之地乱成这样,一定会发兵攻打,只怕这停息不到三个月的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崔大人,平定府也是边境之地,你看我们会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麻烦?”崔立看着陈才:“要是有麻烦,我们早该知道了,平定以北的孟县是我大金和蒙古人的边境要镇,也有州军镇守,蒙古人就是要打,也应该攻打孟县,若是他们打了孟县,现在的平定能不知道?”
陈才和李氏兄弟连连点头。
崔立看着三人又道:“山东路的红袄军叛乱,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立功的机会。但是对于驱赶鞑子,保大金江山……不,应该是说保大金千万的汉人百姓,孰轻孰重?谁都知道。只是镇红袄军,我们有可能全身而退,集功名荣耀为一身。战蒙古只怕是血洒疆场,无人知晓。”
“崔大人想要去和蒙古人打仗?”李伯渊和李琦相继看向了崔立。
崔立看着二人道:“我们招兵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保家土,保百姓xìng命。红袄军虽是叛军,但他们皆是汉人,就算攻陷了城池,也不会和蒙古人一样的无视汉人xìng命,不会血染城池。要知道个人名节和众生xìng命谁为重要,要知道黎民百姓才是江山社稷之根本啊。”
“崔大人的意思是,于今朝廷应该放任红袄军作乱,把全部的兵力用来对抗蒙古人入侵?”说完陈才转眼看这崔立。
“也不尽然。”说完崔立喝了口茶道:“若是朝廷能在和蒙古人开战之前将红袄军降服,自然是好。若是不能,也可以遣使于红袄军中,和他们联合起来对付蒙古军,这才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陈才连连点头道:“崔大人说的……”
“驾!……驾!”
陈才一句话还没说完,忽听不远处一人一马正向这边赶来,眨眼的功夫便来到了茶馆。马上之人匆忙跳下,对着四人抱拳道:“各位兄弟,在下完颜陈和尚,正被一队化汉装的蒙古人追杀,不知道可否在此躲避一下?”
化汉装的蒙古人?崔立和三人对视一眼,这里也能遇到蒙古人?看着眼前这位完颜陈和尚,一身的布衣,除了背上的一张弯弓,身上也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蒙古人为何要追他?
“蒙……蒙古人?”刚刚出来的茶馆老板一听蒙古人,手中的毛巾和茶盘嘭的一声就掉在了地上,然后慌慌张张的退进屋内。
“李伯渊,李琦。”崔立对这二人示意一下,两兄弟便冲进茶馆,将茶馆老板控制下来。
崔立转头对着陈才道:“陈才,这位兄弟,我们马上将外面所有的马匹牵到后院去。”
“来不及了,崔大人,你和这位兄弟先进去,我来挡住蒙古人。”说完陈才跑上去捡起了地上的毛巾和茶盘。
此时崔立和完颜陈和尚才看见在路的尽头处,出现了一队人吗。顾不得许多,崔立对着陈才点了点头:“小心点。”然后拉着完颜陈和尚冲进了茶馆。
刚进茶馆,崔立和完颜陈和尚皆是一惊,李伯渊将茶馆老板的双手反着,李琦更是手持匕首横在了茶馆老板的喉咙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