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小试牛刀(2/2)
考过试的考生都有这样的感觉,会做的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不会做的基本上想到天亮都未必能想得出来,徐涛也是这样,完完全全会做的几道题目,十来分钟就做好了,剩下的只有靠翻看书本,资料。
月考与高考有很大不同,一定程度上也算比较接近高考,因为一轮复习都已近进入尾声,快要结束,因此考察的范围不会局限于某一章节或者某一个知识点,还算比较全面。
徐涛在下面翻起书来,也着实有点不太好找,几本厚厚的书籍,在其中找出几个知识点,困难也真的不少。
徐涛在下面不露声sè的翻看着书,翻得不亦乐乎,可是结果让他大感吐血,书上和资料合起来有的并不是很多,也就那么的60多分,查找起来的时间也是慢得惊人,最少也要花上3分钟才能找出一个,多的则要花8分钟,平均也要五分钟一个知识点。
试卷坐起来要多郁闷就有多郁闷,快的比蜗牛好上一点,加上审题、作答,足足花了80多分钟,徐涛总算勉强的把基础知识的题目改做的都做完了。
那个都可以写出作文,这句话应该不假,有碗数碗,有碟数碟的流水作文到处都是,但是一篇好的作文却离不开长时间的构思,剩下的时间徐涛都用来构思作文。
虽然徐涛以前的语文成绩并不怎么好,但并不代表着他写作文的水平很低,要知道就凭他的口水上的功夫,就可以想象出他写的作文绝对是别出心裁,颇具特sè,让人眼前一亮。
与其他的同学不同,别的同学一提起作文,就谈虎sè变,很是害怕,甚至恐惧,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在下笔之前没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写起来自然写不出好的作品,速度也奇慢无比。
与其他人不同,徐涛单是构思就了用三十分钟,然后才开始动手,大笔一挥洋洋洒洒一千字只用了二十分钟
就一气呵成,这样下来,最后还有五分钟的时间粗略的检查一遍。相比于那些还在写作文的同学,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语文考得不算很好,徐涛还是觉得交出了自己认为的一份满意的答卷,不过接下来的数学和理综可就没有那么的轻易。
“莫言作弊便无难,赚得考生空欢喜,正入茫茫考场中,一科更比一科惨!”考数学和理综的时候,徐涛忍不住坐在那里苦苦思索,别的没有想到,只在草稿纸上写下一首诗,然后大呼奈何,奈何,可奈何。
数学和理综都十分变态,试卷上的题目容易的倒也容易,难的也绝不简单,徐涛即使有透视眼相助,也只有咬笔头的份,当然会做的都已经全部作答。这两科的考试,顿时打击他的不少信心,但看到不少人所交的试卷也和他大同小异——保持卷面整洁,心情总算平衡了下来。
最后一门考的是英语。三天不练手生,那么三年不练结果是什么呢,这三年多徐涛都没有怎么的碰过英语课本,早就遗忘得不能再遗忘。
此时徐涛对着英语试卷两眼发呆,听力这种题目根本就不用听了,里面的填空题都是闭着眼睛用笔尖在A、B、C、D之间随便点,真是应了那句广告“步步高点读机,那里不会点那里”。他认为做这些压根听不懂的题目还不如多省一点时间往下做比较靠谱。
剩下的题目,徐涛只能大模大样的查看早就在抽屉准备好的字典,幸好在“高考必备”的词典中,试卷上所有单词都可以找得到。
即使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翻译成中文,徐涛还是没有完全弄懂全部的内容,但也明白了大概的意思,总算在辛苦的查找中得到些许回报,虽然还是有有不少的题目不会做,还是感到欣慰。
交上最后一份答卷,徐涛长长出了一口气,颇有感慨,换作以前,作弊这种下三流手段他根本就不屑去用,即使随随便便的答卷,考个第一仍然是小菜一碟,考试对于他来说,简简直就是如鱼得水,水到渠成。
最后摇头苦笑,就停止了回想,把事情都忽略过去,人总不能停留在原地。世界上本来开心的事情就少,何必要给自己增添无谓的烦恼,活着,开心就好。
虽然不知道结果会怎么,徐涛还是觉得考进前五还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