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攘攘皆为利往(2/2)
陈艳民听过梓乔的话,立马脸sè落了下来“既然你们有别的选择,那你们选择别的景区吧,要不是南主任的面子,我今天都不见你们。对不起,我今天还有客人需要接见。”
方茗、梓乔、钱会来三个人就这样被陈艳民送出了景区。
出了景区,方茗看了一眼梓乔,没有说什么。
梓乔也认识到自己好像是闯了祸,但自己也觉得没有说错什么啊,道理就摆在那里,为什么还要委曲求全呢?
一路无话,三个人返回了酒店。
进了酒店大堂,文君正好在那里值班。看见他们回来,赶紧上来打招呼:方茗,你们谈的怎么样?
“还好,正在谈”方茗回答道。
“好什么啊,估计是让我给谈砸了”梓乔撅着小嘴说道。
“啊?怎么回事啊?”文君问道。
方茗这时候,突然觉得好累,什么话也不想说。
梓乔看得出来方茗的失落,一个人叽叽喳喳的把刚才的事由学了一遍。
“哦,是这样啊。是这样啊,梓乔说的有些太直了。不过这样,也好。你们是给他们敲了一个jǐng钟,让他们知道你们也是有自己的原则的。好了,谈了一下午,都累了。我请你们吃饭。”文君赶紧牵住了方茗的手,一边给梓乔使了个眼sè。
听见文君这样说,梓乔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也赶紧过去牵住了方茗的另一只手“方经理,我觉得文君姐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有的时候一味的退让,也不一定有什么好的结局啊。我给你打个保证,他们要是一个劲的胡扯,我有办法收拾他们。咱们还是先吃饭去吧?
听了大家的劝说,方茗的心里也舒畅了一些,饭还得吃、活还得干,还是先吃饭去吧。
晚上的时候,方茗给少勇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这边的情况。
少勇在电话里告诉她,继续去处理鸟语林的事,烟云湖的事,等几天再说。
鸟语林坐落在白金海岸东北三十公里,占地四点八公顷,里面放养着白、蓝孔雀、丹顶鹦鹉、百灵、画眉、白鹭、绿孔雀、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200余个品种三千余只鸟禽。走在其中,会让人想到一个成语叫"百鸟朝凤",您会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凤凰,各种鸟类会立刻飞绕在您的头顶身边,一展歌喉舞姿。
年轻、美貌、财富,这些都是三十五岁出头的赖香凝身上的标签,这使得这位燕山市著名景区鸟语林的总裁身上既有女xìng的柔美,又有着坚毅的冷艳。
在燕山市旅游业,赖香凝称之为“香凝公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方茗几个人从公共渠道搜集了一些关于“香凝公主”的资料,但大概都是千篇一律的传记式记载,得不到她们想要的其他信息。
梓乔给晓晨打了电话,询问关于“香凝公主”的信息。
晓晨毕竟是燕山市出生、长大,对于“香凝公主”还是略有耳闻,她讲述了关于赖香凝的一些来历。
赖香凝,原来是燕山市一家旅行社的导游。
当时,燕山市的旅游业还没有这么火爆,导游基本上就看不到什么前途。
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赖香凝辞掉了导游的工作,决定自己干一家米线店。
但是她没有想到,开店竟然开砸了。
店铺的租金、服务员的工资加起来每个月将近一万两千元,她必须每天卖掉二百碗米线才能保本。赖香凝在海鲜市场附近选择了一个地方,那里人流量大。可米线店开业第一天卖了八十碗,第二天卖了一百二十碗后,营业额再也上不去了。不到三个月,这个米线店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赖香凝心灰意冷地关了门。这一次,连装修,她亏了三万余元,几年下来的积蓄,全打了水漂。
失败并没有击垮赖香凝,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她发现自己所做的行业,脱离了自己熟识的行业,从事陌生的行业,失败的几率很定很大。
她想起了,自己当导游的时候,经常带游客去的一个地方,那是一个观鸟的海滩。
良好的自然条件不但使燕山市成为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还吸引了多种鸟儿在此栖息,成为世界级的观鸟胜地。一些外国“鸟迷”将燕山市称作为“观鸟的麦加”。
赖香凝决定,就在观鸟上做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