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路难行(1/2)
() 就在少勇踌躇满志的开始在京城开始他的创业时,从老家又传来一个让他倍受打击的消息。铁矿去年十二月底经层层相关机构审批,采矿许可证被延续了两年零三个月,但是想拿到这个证还要缴纳一百八十余万资源费。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少勇真的差点就绝望了。投资了那么多,赶上金融危机,然后就是各种收费。
面对这个事实,少勇他们研究了一下,还是转手与他人吧。陪的再多,也比血本无归要强。毕竟后续的投资是他们承受不了的,犹如打井,明知再打一米深就会有水,但确无法再坚持下去。
按少勇的话来解释,干什么事都得天时地利与人和,而他们做的这件事恰恰是少了天时。很多时候,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做,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犹如少勇开的这个矿,没有赶上那个高峰期,现在就是波谷。长线投资,当然可以收回来成本和利息,但是到那时,少勇早该饿死了。
到处找人来看矿,很多买家来了。出啥价位的都有,但是都离少勇他们的心理价位相差甚远。壮士断腕,最后这个矿以叁佰万元整体转让了出去。算起来这次投资,不算耗费的jīng力和人脉,去掉还债,少勇最后只剩下了十万元的资本。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手里的最后一根火柴,少勇再没有了折腾的资本。
现在少勇不再想其他的事,把所有的jīng力全部投放在现有工作当中,专心致志的干好本职工作。
这一天,少勇的一个朋友来燕京出差,在西站见了一面。少勇的这个朋友的生活也是跌宕起伏,在狱中呆了六年,刚出来半年,目前在一件酶制剂公司做销售。
他的朋友怎么进去的呢?
说起来也有意思,六年前少勇的这个朋友迷上了电子游戏厅,在里面输掉了数万的积蓄。后来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过rì子,再后来就是东墙也没地方拆了。他的这个朋友想了一个点子,把老娘的房产证拿了出来,一房多卖,共骗得人民币定金二十余万元,后又被输得一文不剩。东窗事发,被送进了笆篱子,一蹲就是六年。
他的这个朋友对少勇说:少勇,我在里面碰见的啥人都有,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经验。在我出来的那天,我把我以前的生活方式全推翻了。你要想做一件事,要想好,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碰法律的底线。换个角度说吧,做一件事不能存在侥幸的心理,能利用合法漏洞的,那是本事,只要你存在侥幸的心理,早晚完蛋。说到底,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掉下来还没掉你头上,半空中就被别人抢走了。
两个人在西站对面的一个小店吃的饭,点的是巫山烤全鱼。两个人都没有喝酒,边吃边聊,一直侃了两个钟头。
送罢朋友,少勇在回来的地铁上,一直考虑朋友说的事,还有自己的现状。说到底,这个财和自己无缘。本身从事的策划、销售行业和开矿就不搭界,自己做了一个铤而走险的投资,也就是朋友说的存在侥幸心理。
这天,少永约上叶子,一起去清凉谷散心。出了市区,景sè渐变。山路斗转,峰峦叠嶂。少勇和叶子走走停停,路边间歇有观景台(停车区)。站在观景台上,远望群山巍峨挺拔,翠柏立于山石之间,峡谷水流淙淙,山坡背yīn处还有冰挂倒立。中午时分两个人来到了清凉谷风景区,但见门口没有几个游人,也没见几个车辆。两个人没有了进去一玩的愿望,顺着山路继续上行,寻找饭店填肚子。又走了二十分钟,只见路左边峡谷内,一片保持着原始风貌的民俗村闪现出来。但见村中有数座农家饭店隐现,大红灯笼高悬,墙上挂着玉米、辣椒等农产品。靠着村边拱桥的一个农家乐门前停着数十辆大小车辆。不用说了,好多人都在这里吃饭,那还能错的了吗。少勇驱车左转,从乡间小路慢慢的进入了村口。两个人下了车,停车场旁边就是流着溪水的山谷。小村是傍水而修,别有一番室外桃园的感觉。两个人在桥边抒发了一番心情,终究抵不过饥肠辘辘的肚子,决定就在这家农家饭庄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