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入伙(2/2)
戚少商问苏遮幕道:“刚才在路上苏兄想问我什么问题?”
苏遮幕道:“我是看到戚寨主的排兵步阵后,有些困惑,想请寨主解惑。”戚少商道:“苏兄请讲。”
苏遮幕道:“困惑有三:战场离连云山寨有上百里的路,戚寨主是如何知道那么远有一队辽兵今天经过?看戚寨主的布置,绝非遭遇,而是伏击。这是我的第一个困惑。戚寨主带着弟兄们到上百里外的山里截击了几十个过路的辽军,救我们三人,山寨只获得了一些辽兵的兵器衣甲马匹,以戚寨主之才,做这些事的战果似乎略显不足。这是我的第二个困惑。戚寨主一见我们三人,并不认识我们,就马上带到山寨,并待以上宾之礼。看戚寨主那么认真打扫战场,应当不是想留下任何痕迹给辽军,不想暴露山寨的位置,引来大军进剿。虽然我们三人不是辽兵,但所谓人心难测,在当今这个纷乱的天下,只有小心谨慎才能笑到最后。您至少也要将我们蒙住眼睛,让我们认不得路,到山寨先关押审讯一段时间,待没有什么问题再放出来。这是我的第三个困惑。”
他一问完,其他人都看着戚少商,看他如何回答。这几个问题中有的也是其他人心中的困惑。
戚少商很淡定道:“苏兄问得细致,在下佩服。连云山寨早就想消灭附近这几个采石场,解救奴隶,扩大我们的队伍。但这么做讲究的是时机。看似采石场都在野外无人之处,靠近山区,但这里毕竟离辽国的重地南京不远,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引起辽军大军的注意。另外,采石场的防守也不算弱,我们也不宜强攻。所以我在采石场内安排了我们的内应,将采石场的情况不断告诉我们。我们对周围几个采石场的情况不敢说了如指掌,也知道不少。一旦有好的机会,我们马上进攻采石场。如果暂时没有机会的话,我们就开始用小胜来积蓄实力。前几天我们一得知有辽军到采石场选奴隶,马上开始了准备行动,这个可以回答苏兄的第一个困惑。”
“表面上看,即使我们消灭了一小队辽军,缴获不多,战果不大。但是,能从张会的魔掌下成功被选为辽兵的敢死之士的人,必定有过人之处,同时我也相信这样的人才不会真心替辽军卖命,所以我很想来试一试我的判断,先将这样的人接到山寨,离开辽军再说。当今天下,最可贵的是人才,能救出人才就是我们最大的战果,怎么能说战果不大呢。当然,我们顺便也可以更详细得了解采石场的近期情况,毕竟光靠内应送情报还有一些限制。我这个回答是解答苏兄的第二个困惑。”
“至于第三个困惑,相信现在也不会有了吧。”
听了这一席话,苏遮幕和师无愧不由得对戚少商倍加钦佩,感觉这个寨主不丹行事谨慎周密,而且年纪轻轻就深悉世情,通达权变,将来必成大器。苏遮幕和师无愧就算再愚钝,也能听出戚少商话中的招揽之意。两人对视一下,感觉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思,再看看慕容复,还是一副茫然的样子,只是嘴里塞了不少吃的。当下两人拉住慕容复,向戚少商拜倒,道:“戚寨主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却对我们如此厚待,我们只有投奔连云山寨戚寨主麾下,才能不辜负戚寨主对我们的信任。”不等他们三人拜倒,戚少商马上来搀扶起三人,道“既然加入我连云山寨,以后我们就都是弟兄,共同进退,不用再说别的了。”
当下三人就算是山寨的一员了,也被安排了住处,各自去休息了。却说戚少商在宴会散了后,亲自一个人去苏遮幕的住处去。通过席间的谈话,他也感觉苏遮幕很有头脑见识,也是这三人之首,与自己惺惺相惜,自己心中也有一些疑问,是关于慕容复的,在席间不好讲出来,私下里问问苏遮幕更适合。苏遮幕自从与戚少商一席谈话后,对戚少商的气度和智谋十分心折,一见戚少商亲自来拜访自己,十分激动,在心中已经把戚少商当成了知己。两人都是江湖中人,都想干一番大事业,也都会武功,戚少商的武功更高一些,两人彻夜长谈,讲论武学,研讨谋略,不知不觉天都微亮了。戚少商特意提到那个不怎么说话的年轻人,也就是慕容复。戚少商谈到了一件奇事,虽然到了山上,还不知道他的名字,看似平平无奇的,但在宴席上,三人向自己拜倒的时候,自己特意过去搀扶。戚少商的内功有一些根基,不用可以试探,自然而然得在搀扶的一刹那就感知到三人的内功情况,苏、师二人的内功修为不如自己,差距还不小,但那个年轻人的内功修为好象深不可测的样子。这让他很是好奇。苏遮幕早就对慕容复的武功感到好奇了,而且他观察过慕容复和孙明、张会的比武,感觉慕容复不止是有蛮力,还有一些奇异的招数,只是不知什么原因,使用的不合情理,可能是失去记忆的原因。两人都认为,要解开这个迷,只能想办法让慕容复恢复记忆。不过这件事不能太急,要看准机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如果慕容复能恢复记忆的话,以他能完全发挥的武功,对山寨的实力必然是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