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跌宕起伏(1/2)
() 这天,金太祖在皇帝寨里召集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商量如何应对马政来访之事。
希尹是完颜欢都之子。欢都是金世祖的可靠助手,世祖曾经说:“吾有欢都,则何事不成。”
希尹年龄比宗翰小,大约三十四五岁,聪明狡黠,文武双全,也深得金太祖信任。
金太祖说:“这马政自称是大宋皇帝派来的,可是也没带份国书来,何以为凭?”
宗翰说:“皇上,他们说曾携带一份大宋皇帝的御笔手诏,渡海上岸时被一个猛安勃极烈给拿去了,还扣留了他们许多金银财宝和贵重礼物。经查证,确有此事。”
“那么,你们看,怎么处置好?”
希尹建议道:“皇上,我建议派几个人持国书跟他们一起到大宋去看看,一来辨真假,二来可以察看大宋的虚实。大宋是一个物阜民丰之天朝大国,果能与其交好,实现南北夹击大辽,那是上上之策。”
希尹对大宋有所了解,他懂汉语,识汉字。女真人虽然已经建国,但至今尚无文字,金太祖授命希尹创设文字。他现在正在对汉字楷书和契丹字进行研究,希望在此基础上创建女真文字。
“皇上,我看希尹这个建议可行。于情于理,都很适合。不过,为慎重起见,我建议让马政留下几个人做人质,以防万一。”
金太祖点头同意:“如此甚好。你去办理吧。”
第二天,宗翰来向马政传达了金太祖的旨意。于是,马政留下小校王美、刘亮等六人为人质。
大金国派遣渤海人李善庆、女真人小散多、勃达三人为使者,带上国书和北珠、生金、貂革、人参、松子等礼物,与马政一起奔赴大宋。
他们先骑马来到辽东半岛,找到高药师等人,然后一起登船,渡海返航,于十二月初回到登州。
登州知州王师中见马政凯旋而归,喜出望外,热情款待。休息几rì后,马政、呼延庆便与李善庆等金国使者一同赶赴汴京。
徽宗在崇政殿接见了马政和呼延庆。马政详细汇报了去大金国的所见所闻,当说到大金国皇帝住在一个叫皇帝寨的木屋里时,徽宗很好奇,问道:“木屋能抵御风寒吗?那可是个极寒冷之地带啊。”
马政回答说:“陛下,他们木屋里都有火炕,燃烧木柴,屋内温暖如chūn。”
徽宗对火炕很感兴趣,要求马政即刻画一幅详图奏上。
李善庆等金国使者被安排到国门馆宝相院。徽宗下诏封李善庆为修武郎,小散多为从义郎,勃达为秉义郎,都发给全额俸禄。
徽宗令童贯去会见金使,谈判联合事宜。
这天,童贯来到宝相院,寒暄完毕,对李善庆说:“你们皇帝对于共同灭辽有何意见?我们的观点是,现今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原属中原汉家故土,应该返还大宋,你们以为如何?”
李善庆犹豫了一下,回答说:“对于如何联合,土地如何分配,我朝皇帝未授权给我,故不敢乱言。还是请大宋派使者去我朝皇帝那里谈吧。”
童贯见状,连忙去禀报徽宗,建议再派使者去金国,具体商谈南北夹攻辽国之事。
徽宗下旨令蔡京童贯赵有开和赵良嗣合议,看看用什么礼节出使金国方为妥当。
赵良嗣坚持使用国书,他说:“女真已经建国,使用国书是对他们的一个承认和尊重。他们使者也是持国书而来的,咱们理应持国书而往。”
但朝议大夫直秘阁赵有开强烈反对,他说:“女真立国,只不过是个酋长国,大体相当于我朝的一个节度使级别,世受契丹封爵,时常仰慕我大宋天朝大国,但一直未能建立臣属关系。所以,对于女真不必过于尊崇,以助其野心,只用诏书足矣。”
蔡京支持赵良嗣的意见。童贯把握不准,便派人去问李善庆:“我朝将派使者去大金,究竟用国书好还是用诏书好?”
李善庆眨眼想了想,回答说:“两者皆可,由贵朝廷自行选择。”
蔡京和童贯将这个情况禀报皇上,请皇上定夺。徽宗沉思了一会儿,说:“按赵有开意见办吧。”
不久,徽宗下旨,任命朝议大夫直秘阁赵有开为正使,登州知州王师中之子、忠翊郎王环为副使,呼延庆担任翻译,与李善庆等金使一起,从登州坐船再去金国。对外依然宣称,去辽东买马。
宣和元年三月,赵有开一行离京赴登州。登州知州王师中热情设宴,将本地所产各种海鲜,如螃蟹,明虾,褶牡蛎,皱纹盘鲍等等,端上来让大家品尝。
这天晚宴后,赵有开回到住处,忽然腹泻不止,卧床几rì,竟不治而亡。
王师中速派人赴京师禀报,王环、呼延庆和金使李善庆等都稽留登州,等候圣旨。
雄州知州和诜这天获得一枚从辽国传来的蜡丸,他展开一看,原来是份谍报,说契丹已经与女真讲和,割辽东之地,封女真为东怀国,封阿骨打为至圣至明皇帝,并揣测说,女真曾主动请求与契丹修好,他们对大宋隐瞒此事,实属故意欺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