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良嗣出使(1/2)
() 九月十八rì,秋高气爽,北雁南飞。乌歇和高庆裔,跟随赵良嗣再次入宫。走进宣德楼大门,乌歇和高庆裔被摆放在大庆殿前广场上的一盆盆鲜艳的菊花,深深吸引。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紫的似霞,白的似雪……无数朵盛开的菊花,千姿百态,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多的菊花汇聚在一起,这简直就是一个花的海洋。
赵良嗣看见乌歇和高庆裔神情诧异,便问道:“你们大金国没有菊花吗?”
“有。但品种和数量,与此相差甚远。”高庆裔眼望着菊花海,轻声回答说。乌歇走近前,两眼紧盯着一株白sè的平瓣球形菊花,仔细观赏,目光贪婪。
赵良嗣饶有兴趣地介绍说:“你看的这诛菊花,叫做白牡丹。大宋菊花共有三十六个品种,黄十七品,白十五品,杂sè四品。”
他们一路说着,一路北去,走过气势恢宏的大庆殿、紫宸殿,来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崇政殿。乌歇和高庆裔来此,是要向徽宗辞别并领取国书。
徽宗早已来到大殿,端坐在雕龙金漆宝座上。
乌歇和高庆裔登殿礼毕,乌歇说:“臣自今年五月,离别我朝皇帝,出使贵朝,至今已经四个多月了。现在,贵朝既然依旧遵守海上之盟,并无改变,那么,臣也该速速回国禀报我朝皇上,以免除顾念。感谢皇上的厚恩赏赐,感谢贵朝的盛情接待。”
徽宗笑了笑,说:“两国友善,一切不变,都按照以前的约定来办。现在,燕京是萧后主政,女流之辈,不足为虑。只是有一个四军大王,名叫萧干,领兵为患,气势猖獗,岂是大金国可容?希望早擒之为佳。”
乌歇回答说:“四军大王,就是夔离不,他何德何能,竟敢猖狂?待臣回国后,奏明我朝皇上,派兵抓住他,碎尸万段。”
徽宗说:“还有契丹旧主,尚在沙漠,也希望早捉了当,对你朝我朝,彼此都有利。”
乌歇点头称是。
徽宗又说:“今rì国书与事目,都是朕亲笔所书,以表达朕对大金国相待之厚意。”徽宗说完,令童师礼把国书和事目交给乌歇,同时又赏赐给他们一些金线袍段。
乌歇和高庆裔赶紧跪谢。但是,他们只接受国书和事目文书,对金线袍段,他们谢绝不受。他们以为这些东西,与夏国棉褐是一样的,不值钱。
童师礼感到奇怪,这么jīng致的料子,金国使者竟然不要。
随后,徽宗亲笔写下诏书,差太中大夫徽猷阁待制赵良嗣充奉使大金国国信使兼送伴,武显大夫文州团练使马政充送伴,保义郎邠门宣赞舍人马扩充国信副使。
这时,马扩尚在雄州宣抚司,他接到王黼派人送来的通知:令他不必回京城,立即去济南府,在那里等候赵良嗣。
马扩与赵良嗣、父亲马政,还有乌歇、高庆裔等人,在济南府相聚后,一同启程东去,前往登州,他们打算依旧从登州乘船去金国。
行进途中,马扩问赵良嗣:“朝廷这次派遣我们出使金国,yù议何事?”
赵良嗣回答说:“此去,主要是去告知金国,若我朝兵马乘胜入燕京,就不请金军兵马入关,如或未能取胜,即请金军兵马进入燕城之北,本朝兵马进入燕城之南,依原约定,南北夹攻。你看了国书和事目,就知道了。”
赵良嗣说着拿出国书副本和事目文书,交给马扩。
国书内容如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