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密信往来(1/2)
() 蔡攸自五月十八rì,离开京城汴梁,六月十三rì才到达雄州。他一路之上,游山玩水,逢庙就跪拜,见神就烧香,所用香火,整整一马车。他双手拈香,闭目祈祷,口中念念有词,无非是乞求各路神仙保佑,让大宋之师,旗开得胜,一举收复燕京,让自己载誉而归。
当他走到běi jīng大名府(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时,获悉宋军兵败白沟,便突然病倒。后来,在大名府美女的jīng心照料下,蔡攸渐渐康复。
这天,童贯和蔡攸在雄州宣抚司接到徽宗手诏,让他们立即班师回朝。童贯打算回到河间府,蔡攸很想回到大名府,二人各怀鬼胎,彼此心照不宣。
赵良嗣觉得就这样回去,有点灰溜溜的意味。回朝之后,恐怕要遭到许多臣僚们的白眼和嘲笑,他心有不甘。他曾经听马扩说,现在李处温是燕京的首台大臣,手握大权。而多年前,赵良嗣与李处温同在辽朝为官,曾经是莫逆之交。
赵良嗣找到马扩,进一步落实了一下李处温的情况。赵良嗣说:“我想写封信给李处温,请他做内应,里应外合,一举拿下燕京。你看怎样?”
“这个想法很好。我在燕京时,曾听说,耶律淳很看重李处温。成功的可能xìng很大,应该立即向童太师提出建议。一旦大军撤退,就失去机会了。”马扩赞成,积极支持。
于是,赵良嗣来到宣抚司,向童贯和蔡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童贯有些怀疑,他想,多次派人去燕京劝降,不是丢了xìng命,就是无功而返。现在,已经与辽军开战数次,还写信劝降,能有效果吗?童贯心里虽然怀疑,但没直接表态。
蔡攸一听,极力支持,他说:“有这样的好机会,为啥不试一试?也许,一试就成。不过,你们的关系到底怎样?如果是泛泛之交,就不必浪费笔墨了。”
赵良嗣解释说:“蔡大人,良嗣过去在大辽为官,与处温结成莫逆之交。我们曾在燕京的北极庙中拈香为盟,yù共同灭亡契丹,今良嗣已经南归,北极庙中之约,必不虚设。如果处温收到良嗣书信,一定会做内应,与我军里应外合。”
蔡攸一听大喜:“既然关系如此紧密,还不马上写信?事不宜迟。大军可以暂不撤退。”
童贯说:“陛下手诏可是让我们立刻撤军,不能违抗啊。”
“没事,我来承担责任。”蔡攸一拍胸脯,毫不犹豫地说。
童贯知道,蔡攸与皇上关系非同一般。于是,点头默许。
赵良嗣立刻挥笔写信。信的原文是这样的:
窃以为,天厌契丹,自取颠覆,兵连祸结,弥历岁时,旧君未还,新君孤立,扰攘之余,仰惟劳止。遥想当年,阁下自中朝使还,植与奭相迎于良乡之驿舍,阁下具道朝廷礼乐文物之盛,痛愤北戎腥膻残酷之弊,至扼腕太息。既又执手于中京景昌门外之邸中,极言戎狄所以将亡之状。议既决,乃使不肖先归朝,乞收复幽蓟故地。岁月悠悠,数载已过。苍天在上,矢志不渝。不肖今随军北上,阁下闻之必然大喜。自古兴国未有若女真之速,辽东辽西,已为奄有,前年取上京,今年取中京,遂破云中,如摧古拉朽,所在肝脑涂地,腥闻于天山之西。良民所遭如此,岂不痛心疾首耶?尚虑女真乘已胜之势,下居庸之孤城,为之奈何?我燕之人必引领南下,已有来苏之望。上yù拯民于水火,乃遣太师楚国公领重兵百万,将次于境上,伐罪吊民,霈如时雨,已号令八路将帅官兵,不得荼毒良民,应天意,顺民心,扩幽蓟,安生聚集,此其大略也。如或昏迷不恭,邦有常宪,悔之晚矣。燕地偏狭,幅员不过数百里,已患女真之侵疆,且虑旧君之复至,军兵rì益困,赋役rì益重,此正契丹运尽天亡之时也。虽有智者,何以为谋?五京已亡者四,区区弱燕,岂能孤立?阁下与诸庙堂大臣,岂不共知也?善为契丹之计者,莫若劝降新君,以全燕之地来献朝廷,以安元元,以保骨肉,策之上也。如新君执迷及左右用事之人不明祸福,请阁下秘结豪杰,拘囚首虏,壶浆箪食,开门迎降,使阁下世享富贵,长守全燕,以申前rì之志,策之次也。阁下父子,有志于此,适逢斯时,千载难遇,不可失也!已奉敕旨,如以其旧官来降者,即以旧官处之,功高者别加厚赏。诚望阁下审时度势,果断处置,植遥望北天,恭候佳音。
赵良嗣写完信,心情激荡,难以平静。他把信交给童贯审阅。童贯默默地看了一遍,啥也没说,便递给蔡攸。蔡攸细细地看了一遍,点头称赞说:“好。马上送到燕京去。”
赵良嗣将信件抄写一份,交给宣抚司有关人员留存。
赵良嗣说:“派谁去送信呢?必须通过可靠的谍报渠道,秘密传送才好。不然,一旦暴露,处温一家死无葬身之地。”
“此事,和诜在此就好办。可惜,被我弹劾调离。他在燕京安插了不少耳目。”童贯轻轻叹了一口气。
蔡攸笑笑说:“这有何难?现任知州贾茂原来不是雄州通判么?他一定也有秘密渠道。何不派人去把他叫来一同商议?”
不一会儿,贾茂匆匆来到宣抚司。贾茂刚刚被王黼提拔起来,接替和诜,任雄州知州。他这年四十六岁,白白净净,能说会道,一表人才。他听说要往燕京给李处温传送秘密信件,就一口承诺下来。他说:
“没问题。请两位宣抚大人放心,我有一人,他可以完成此事。这人家在易州,是一个绸缎商人,他时常来雄州榷场购货,也时常去燕京销货,这人名叫赵履仁,头脑灵活,办事细心,他与李处温之子李奭关系密切。”
“这可是xìng命攸关之事,万万不可大意。”童贯很高兴,一再叮嘱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