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皖山盲童(1/2)
()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独游沧江上,终rì淡无味。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默然遥相许,yù往心莫遂。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这首《江上望皖公山》为唐代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即兴所作,大意为赞许皖公山奇特dú lì,巉峻陡峭,也寄托了诗仙对此地的向往之心。
据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皖公山又有“古南岳”江南第一山之称。
七月炎夏,烈rì当头,似悬着的火球格外刺眼,旁边的云彩都好似被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皖公山天柱一峰,孤峰突起,峰顶虽看似近这灼rì只有区区百米,却依旧一柱擎天,凌空耸立,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这后唐乱世中不卑不亢的铮铮铁汉...
在天柱峰西端,另有一峰dú lì入云,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顶的飞来石,像一顶华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峰顶,此峰唤做“飞来峰”是这皖公山第二高峰,在这“飞来峰”峰腰之处隐隐有两个芝麻大小的黑点缓缓蠕动,端是奇怪,近前看去方知这哪里是什么黑点,分明是两个身着青衣后背竹篓的垂髫道童,仔细打量两个小童,其中一个容貌方正,脸蛋红白,眼角一块指甲大小青斑格外的醒目,道童额头布满汗珠,面带愁苦之sè,另外一个则是身型消瘦,面容俊俏,一对乌黑大眼,有形却无神,显然行在烈rì笼罩之下也是苦不堪言。
青斑小童用衣袖抹了一把额头汗珠,探手拉住了俊俏小童的衣袖“师弟当心,脚下有拌,莫要跌到”“师兄,方才我用前脚探过了,已知晓了”说着,俊俏小童抬腿跨过脚下碎石“你说师傅真是,早不让我二人上山,晚不让我二人上山,偏偏今rì这般炎热,非让我俩去峰顶采什么天柱灵芝”抬头望了一眼漫漫山路,想起这才走了一半路程,青斑小童忿忿说道。“以前听师傅说过这灵芝雨后方能真正成熟,想必昨rì大雨一定是把这灵芝催熟了,所以...”俊俏小童话刚说到一半,突然双耳灵动,一把反拉手拉过青斑小童口中低语“师兄,小心有人来了!快看看近前可有能藏身之地?”俊俏小童话音刚落“腾”的一声一个身影已闪现在二人面前。
来者是一个虬髯大汉,虎背熊腰,手提一把开山大斧,扫了一眼近前的两个小道童,大汉突的瞪起虎目“好生俊俏的小童,我且问你,你二人可是住在这皖公山上?”
青斑小童将要答话,只觉手臂一紧,俊俏小童一把拉住他,自己却近前一步“我俩只是这山下药童,上山来采些灵草做药,不想打扰壮士清修,实在不该我俩这就离去”说完也不等大汉答应就转过身拉着青斑小童便要往回走“噌”原本在身后的大汉瞬间又转到二人身前,不等二人缓过神来,大汉猛地冲前单臂一伸一把提起俊俏小童,俊俏小童额首一抬,大汉刚要喝问,话未出口却是一愣“瞎子?”
一旁青斑小童却是提声高叫“你一个力挺千斤的壮汉,却是要欺负一个手无寸铁的盲童?”虬髯大汉闻言顿时老脸一红,放下手中俊俏小童,鼻中却是一哼“我怎屑以大欺小,分明是你二人骗我在先,况且方才我也不知他是盲童”
被大汉放下的俊俏小童,并未慌张,整了整衣领“这位壮士,我二人何时骗你?”大汉看了一眼盲童,脸上略有些愧sè,说道“方才,我明明听见你这小童对那小子说有人来了,便要藏身,平常人哪能有如此敏锐,你这小盲童分明就是个练家子!”大汉说完,心中暗想“这小盲童,端的狡猾,这次看他如何开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