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明暗交错(2/2)
文铮道人看了看蔡延,见得蔡延点了点头,然后便说“是有关一个朝廷通缉要犯的去向问题。苏居士暂时切莫惊慌,也勿要声张。且让吾等也去了解一下早间的状况好作出合适的应对。”
苏宁连连点头称是,他带着蔡延三人就往后堂而去。
入得后堂,便见到苏夫人与元原老道正在询问四个下人。
元原老道见到文铮道人便露出一脸的惊奇状。上前便说道:“文铮道兄怎么来到此处?早上便有道童来报说汝师兄妹二人一早已不再静室内。吾以为两位乃有要事先走了。”
“却是吾等失了些礼数,昨晚有紧要事情处理,又不方便打扰观中清净于是便没有知会观主。来此处正是为那要事而来。”文铮回答道。
“此事难道与这苏府小公子有关么?”
“极有可能,让吾等一起听听当时的状况”
“是极,是极!”
一众人等便坐于一堂,仔细聆听苏夫人对四个下人的问询。
四个下人见到忽然这么多老爷道爷出现显得格外紧张,花了不少时间,几个人才把他们从准备出门到回到苏府整个过程说了个大概。
几个道人与蔡延听到他们四个根本就没有看到过任何可疑的陌生人,更加没有发现马车上有过什么其他人。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小瑜儿留意到先前还是心情愉悦的苏方去河堤小便回来之后脸sè就好像有些不好,手上还多了一处擦伤。
只见文铮道人听完几个人的述说之后,稍一思索,便说道:“这样,苏居士,可否着人带文正师弟去检查一下那辆马车,吾亦想去看一看小公子。他应该是唯一有可能发现了线索的人。”
于是苏宁亲自带着另外一个胖子文正道人去了偏院查看马车,而苏夫人则带着其余人等去到了苏方的房间。
在路上元原老道与文铮道人说苏方可能是受到一些过分的惊吓,在他诵经的时候突然昏迷。
文铮没有言语,只是一边走一边思索。他修炼的是葫芦之道,也就是糊涂之道,不是真正的糊涂而是在糊涂与混沌中找到真正的道。接触这件事的几天中,他隐约觉得混沌中好像有些线索太过清楚,有些线索却又太过糊涂。总之离事情的真相还是很遥远。
“等下见到那小孩可能就会清楚些了。”文铮正想着,很快就进了苏方的房间。
只见床上一个的少年正在酣睡,这个少年面目清秀,五官有些书卷气,只是双眉有些浓密和锋利。
“原来是一个外表柔和的倔货,如是修道的话不知能否有一番成就?”文铮心中暗暗评价着这个少年。
苏夫人已经知道这个红脸道人乃是乾元道宫的嫡传真人,心中对于儿子的康复也多了一些信心。
只见红脸道人坐在了床边听了听脉,然后闭上双目右手捏住法诀食指点在印堂之上轻叱了一声,再睁开了眼睛。
文铮道人眼前朦胧一片。只有三道光华自苏方的灵台透shè出来,光华不断扭曲着,散逸着,隐隐已有分崩之象。细看之下,三道光华的上方盘踞了一团黑sè的气息,如一头恶魔般不停地吸食这散逸的光华。
文铮道人怒哼一声:“好个贼子!竟施出此等妖魔之术,必当诛之”
一旁的苏夫人大惊失sè:“妖魔之术!还请真人开恩施救!”当即便要下跪。文铮道人把手虚虚一托,苏夫人就觉得双膝无法弯曲,怎么也跪不下去。
“女居士请勿担心,此事既然被吾遇见,当需保得小公子无恙。”说罢将背后的红皮葫芦取下,开了塞子,倒了些许红sè的液体在左手掌心。然后用右手拇指蘸了些红sè液体在苏方的印堂上画了画,再掀开了苏方的衣襟在左手掌印他的心口之上。
数息之后,文铮道人将手掌松开两手结了一个印法,喝了一声“咄”,只见苏方印堂与心口间光芒一闪红sè的液体变成两个金sè的符记。
一旁的元原老道此时眉头有些轻蹙,眼神有些复杂。
施法完之后,红脸道人的脸又更红了些。他转头对苏夫人说:“吾已经施法镇住小公子灵台与心脉,邪佞之气暂时已经不能侵害分毫。不过暂时小公子还要昏睡些时候。要彻底破除加在小公子身上的邪术,最好是能找到施术的妖人。吾等且看看那妖人有否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而后众人便退出了房间,只留下苏夫人坐在床边抚着儿子的头发默默垂泪。
“方儿,早知道有此飞来祸事,为娘说什么也不会答应让你出去的。你是苏家唯一的骨肉,千万不可有事,你听到了么?”张氏就在那细细地说着,说出的乃是世间父母对儿女的担心。再无一种感情如此顺理成章,如此始终如一。
在大厅上众人汇集在一起。文铮道人看着胖道人文正,只见对方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就知道马车那边毫无线索。
“怎么会凭空消失?”文铮道人看着天井上面的天空不轻声问了一句。这也是包括元原道人在内的众人想要问的同一个问题。
莫非被某个拥有纳须弥于芥子的大能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