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张飞的后人(2/2)
“切……”面对杨一凡的无耻行为,两女报以热烈地鄙视,只差竖起中指,不过看得出来,想要在杨一凡的口中掏出杨一凡的黑暗背景,估计是不可能的了。三人边吃边聊,话题又迅速地转移到了一些时尚信息之中,这可不是杨一凡的长项,杨一凡只得洗耳恭听,努力学习了!
午餐在一阵欢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本来想挖出杨一凡秘密的张敏,在暴露了自己的秘密后依然没有得偿所愿,而张玲则认为杨一凡是一个隐藏很深,很神秘的一个人,特别是杨一凡身上散发出的那股特异的飘逸气质,让人一见就会心生亲切之感,张玲完全相信,如果那一天她能解开杨一凡身上的谜团,杨一凡一定会给她带来巨大的惊喜。相反收获最大的反而是杨一凡,因为他在请人吃饭的同时,得知了现实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古老的东西并没有失掉传承,相反他们由于积极入世,变得更加平凡、普通,有时他们明明就在你对面,可你却无法知晓,这更加坚定了他未来探索未知的决心。
站在山顶平台的边上,看四处枝繁叶茂的绿意,听着各种各样的叫声,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杨一凡突然有了一种化身草木昆虫的感觉。这山上的一切本是天地所孕育,自然之产物,杨一凡通了大周天,体内自成循环,很容易就能和外界进行沟通、产生共鸣,这也是他最近时常有化身天地之感的真实原因。
感受了一会儿自然之道,杨一凡从那个境界中退了出来,只感到刚才接触的这些东西太过玄妙了,搞得整个脑袋浑浑噩噩的。杨一凡哪里知道,这就是修道之人常说的天人之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感悟天地之道的,不过杨一凡由于还不是修道之人,这种境界自然也不是现在的他能够理解得到的!
环视着整个犹如大cāo场的平地,杨一凡开始浮想联翩。这是蓉城东面位于丹景山不远处的一座小山,这山从半山腰起,被人力横空铲平,形成一个可容纳千人的平地。一千七百多年前,张飞就在这里扎营拱卫蜀汉皇都,自此后这个小小的无名山头就被人们称作“张飞营”。自从得知张敏两姐妹是张飞的后裔以后,他就想到此感受一下横隔千多年时空的牛人气息。经过十多天的准备,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荒凉的平地上,依稀还有古代营盘的影子,那些残存的痕迹似乎记录了当初这里千人聚集的喧嚣,恍惚中,那个一脸胡须的健壮男人,左手握着丈八长矛,矛柄着地,矛尖指天,右手叉腰,一张黑面朝向蓉城,静静凝望,扑面的山风将他的须发吹得向后飘起。在他身后打着响鼻,不断用头摩擦着健壮男人腰部的不正是乌骓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