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黄小波的伎俩(2/2)
不一会儿,那南宫青又来找黄小波,将重写的文章拿给他看,黄小波虽不会写多少繁体字,但基本上都认识,见这次南宫青用白话文所写,文字顺畅,便于阅读,看罢不住点头,算是通过。他深知南宫世家在武林中地位颇高,说出话来分量极重,也能让人信服。若只是借“武林前辈”之口大谈自己的观点,难免让人怀疑,因此着重突出南宫之家的观点,自己的观点作为补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掺和到一起,则大大加深了可信度。
最后,黄小波将南宫青、梁大嘴所写的文章,以及先前从叶灵儿那里听来的消息,加上自己纸上谈兵的观点,按照内容的轻重,简要的画了一个类似报纸的版面图。将“大战前夕武当派掌门风灵道长未来到黄山”这条信息放在显要位置,作为头条。其它信息按照轻重各自划分,内容则都是关于少林武当黄山之战,题目用大号字体标注。在纸的背面,则是少林派武功介绍,图文并茂,看起来内容极为丰富。
赵学文先将黄小波所讲记录下来,在黄小波的指引下,删了又改,改了又删,过了两个时辰方才让黄小波满意。接着赵学文按照黄小波画的版面,抄到钟万泉买来的白纸上。后来又亲自设计了题目上大号的字体,直忙的不亦乐乎。只见赵学文设计好的字体气势磅礴、刚劲有力,被一旁的黄小波大大的赞叹了一番。赵学文自来到神笔派后,终rì做写抄抄写写的活儿,副堂主蒋丰等人素来轻文重武,任凭赵学文写的字再工整漂亮,也没褒奖半句,因此此刻听到黄小波的赞扬,心里兴奋不已,丝毫没有感到半分疲倦。
到了掌灯时分,赵学文全部抄写完毕,足足写了三大张纸,正反面都写满了字。黄小波翻来覆去地看了数遍,终于拍板通过。黄小波又将冯贵叫了过来,此时冯贵已将活字修补的差不多。黄小波让他依照赵学文所写,做出几个大号字体的活字,作为文章的题目。另外有一副少林弟子练功的插图,也须刻成模板,一起印刷。冯贵倒是爽快,应了下来。
此时,钟万泉等人都已回来,向黄小波讲述此行经过。原来黄山周围客栈早已住满了慕名而来的武林豪客,不下上千人,包括各门各派的英雄侠士,许多久不在江湖露面的武林前辈也纷纷到场,众人都是为了武当少林之战而来。
距离大战还有一段时间,这些武林豪客闲来无事,也为了显露自己消息灵通,都聚集在茶馆、酒馆里高谈阔论,有的说武当赢,有的说少林赢,相互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打大出手。
而那口齿伶俐的梁大嘴,俨然成为谈论的主角。他自居少林俗家弟子,把自己当初学艺时的所见所闻夸大不下十倍的讲给众人听,言谈间均是夸赞少林派武功如何高深。什么“《易筋经》可练成金刚不坏之体”、“大力金刚掌可劈山碎石”。开始众人还将信将疑,后来见他说的眉飞sè舞,好像真是亲眼所见,不由得信了几分。其实梁大嘴所知不多,但少林派久未在江湖露面,即便露面也很少显露武功。久而久之,这些武林豪杰只是印象里虽知道少林派武功高深,却不知高深到何种地步。梁大嘴所讲虽然漏洞百出、夸张数倍,却没被众人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