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误入云居寺(2/2)
屋子里面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张破旧的藤椅;一个方桌,上面有个已经被香火熏的发黑的观音像,还有一个青铜的香炉,里面点着块状的檀香。
“坐吧,我听说你今天来,我一直等着。”这时候我发现老比丘尼的眼窝深陷,眼珠上覆盖着一圈白sè的东西,像雾。她是盲人,她一定把我当成它要等的人了。
“施主,老尼就是静庐。你是陈居士介绍来的吧?”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老人。看我没有说话,这个老人颤巍巍的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了一个手帕,然后一层一层的揭开,里面露出一个金sè的怀表,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这个怀表很有年头了。她慢慢的走向我,颤巍巍的将手里的怀表递给我,我接过怀表,很沉,怀表的外壳很光滑。
“这是老尼出家前,家里给的一个念想,也不值啥钱,陈居士说施主你是大善人,现在咱庙里头要不是困难……唉,施主就随便给个零头,明天让我把观音殿修补了就好!”
“你可以找文物局啊,要不宗教局?”我知道老人并不认识她等的人。
“不易啊,庙里头都是些老师傅,我的眼睛又不好,年前zhèng fǔ上来人了,说是要重新整修,还重新规划了整个五台,都说好。唉,不是前段时间房子漏了吗?等不及,施主,就几百块修修屋顶,老尼不能让菩萨淋雨吧。”眼前这个老人不由得让我产生了敬慕之情。
“这个庙是唐朝的吧?”
“是啊,太宗建的。”老人开始讲述这个庙宇的历史,我听的很入神。原来这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庙宇,而是唐太宗李世民专门为自己的母亲修建的,里面透出一个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对母爱的回报。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笃信佛教,每年数次前往终南山南五台朝山拜佛,旅途十分劳素,世民为母尽孝,便仿照南五台在宫城广运门以西,太极宫城南墙上沿起伏地势,筑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共有五个高台,又与终南山南五台遥相呼应,故称西五台。又因该寺上空常见祥云环绕久聚不散,如菩萨显圣,又称云居寺。现在庙宇的基础就是在唐朝宫墙的上面。
“以前这,东西长有一里路呢,五个台子,现在就剩下了前台,中台,后台了,你看现在前台就这几间了,要不是zhèng fǔ,这里还住着厂子呢。”老人落寞的眼神到今天我都难以忘记。
突然我的头脑开始发热,我必须帮帮眼前的这个老人,下意识的伸手从包里拿出了一叠钱塞给老人。
“我只能帮你这点了”老人捏着钱悉悉索索的展平,很仔细的叠好,很仔细的放进了口袋,然后上手合十给我鞠了一躬:阿弥陀佛。
我那里受得起啊,我这个俗人。我慌乱的将手里的那块怀表塞回给老人,没等老人开口反应,飞也似的逃了出去。然而,我没有想到的,当我推开门走到院子的时候,立刻就被眼前的一幕吓的目瞪口呆。原来安静、漆黑的院子里站了很多人,一下子我呆站在门口一动不动。
就在我的眼前,在这个漆黑的院子里,漠然的站着一群低垂双臂和头颅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不由得从心里面打了一个冷颤。这些人站在距离我不足2米的范围里,身穿黑sè的绸布寿衣,透着寒气,直挺挺的站着一动不动。不用说这些身穿黑sè寿衣的不是人,而是鬼,只是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些鬼魂可以出现在庄严肃穆的庙宇之中。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屋子里面的静庐师傅扶着门走了出来。
“不用担心施主,这些往生的人不会伤害你的,他们是来感谢你的善行的!”说道这里,我眼前的这群黑衣鬼魂瞬间消失,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施主,你有善心也有善行,有好的因,就有好的报。”
“师傅,我的没有什么能力,能帮的就只有这些了,明天我就找几个朋友来帮你把屋顶修好!”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师傅,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往生的住在这里呢?”我十分好奇这些鬼魂出现的场合,很想搞个清楚。
“不瞒你施主,咱庙里寄存了些往生人的骨灰坛子,还没有入土为安。因为咱庙里供奉的地藏菩萨在这一带很灵验,经常都有人来这里替往生的亲人来做做法事,超度亡魂,香火还不错。只不过来的都是没有啥收入的,祭奠的也是在外地做工往生的人,还有些是希望叶落归根的老人,但是咱的庙小,底子薄……不过施主你有机缘,一般人是看不见的。”我想,我之所以看到这些亡灵可能又是腰间的葫芦的法力吧。
“施主,你今天做了善事,这些往生的人都是来谢你的,老尼在佛前立过宏愿,就是想重新光大咱云居寺的五台大殿,让这些往生人可以早rì入土为安,现在老尼没有能力啊。你看要不是你来,我屋子里头是不会开灯的,其他的师傅早早就关了灯,都为了省点电呢。”
“这是唐朝的古迹,zhèng fǔ不是要拨钱整修吗?”
“zhèng fǔ也有难处,你看咱西安多少地方要整都是要花钱的地方,咱不能老给你们zhèng fǔ添麻烦,老尼能化多少缘就尽量的做,也是我的功德。”不由得眼前这个盲眼的比丘尼让我感觉高大,放光。我很希望帮助她,虽然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