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此中利弊(2/2)
“只因大人是当今天子亲派往江甫任县丞的!”
杜亮不说话了。
不错,他确实是朱元璋亲自派往到这江甫来的。一个小小县丞官员的调任本归吏部管辖,无需天子亲自过问的。可数月前天子四皇子燕王朱棣突然送来一份奏折,让天子有些坐立不安,乃至食无味寝无安。燕王这奏折上说道他的一个部下因伤不能再战沙场,故此想要调职转任文官,希望天子能够准奏。
老朱思来想去,碍于四子的情面也就准了。可调任地点老朱想了想唯有放在应天府下辖的江甫县才能稍微放下心来,为保不节外生枝,老朱又想了一个办法。
故此在杜亮前来江甫赴任的前一天,突然被宣至天子书房见驾。
当杜亮颤颤赫赫的来到书房见到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象征xìng的勉励了他几句后,便交予他一向重要的任务——监视、架空新任县令的实权。
杜亮吓了一跳,天可怜见,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丞一个正八品的小官,而县令则是正七品,大他一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自然是老老实实的在新任县令手下干活。可如今……
杜亮偷偷抬眼瞄了朱元璋一眼,却见他yīn沉着脸目露凶光,便咽下了喉咙中的问话,遵了旨意。
老朱毕竟还是个厚道人,为自己办事,还是一件秘密事关重大的事,他也想到了其中的阻力。于是,他给了杜亮一道密旨,而这道密旨足以让杜亮挺直了腰杆。
“再者,阮府虽是低贱商户,可阮府的存在对整个江甫县还是有很大意义的,阮府在江甫县经营多年,店铺众多,无论县衙还是民间,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当今圣上倡农而恶商,商户的rì子都过得战战兢兢,阮府若倒了,江甫县内的大小商户必会人人自危,届时城内商铺若因害怕朝廷抑商而关门歇业,米店不敢卖米,布庄不敢卖布,城内百姓因此而产生恐慌情绪,任此发展下去,百姓们也许会对大人除去阮府的举动多有不满,大人初来江甫,正是一展抱负之时,怎可因阮府而陷自身官声清名于泥泞之地?区区一个阮府,不值得大人付出如此代价,在下为大人官声前途着想,故而斗胆直言,请大人三思。”
苏宵的话再次传来,让杜亮一呆。杜亮握着手中的书,沉思良久,不时抬眼瞟了瞟苏宵,目光中的含义很复杂,苏宵被他看得头皮发麻,眼皮直跳。
苏宵的话很明白了,而最后拍案的则是杜亮。
权力是个好东西,任他说得天花乱坠,可最终还是不得不老老实实站在杜县丞面前,等待着这位县丞大人最后的决定,他的一句话,可以定人生死。
这还只是个最末等的八品官儿呀……
苏宵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丝对权力的渴望,就像一粒种子,深深的埋种在他的心底。
后院忽然又静了下来,唯有沙沙的树叶声回荡在这一方天地间。
良久,杜亮饶有兴趣的看着苏宵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阮府若倒,本官的名声也许会跟着受牵连,背后被百姓戳脊梁骨的事儿,本官可不愿干,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于兵家而言,这是损人不利己的蠢事……”
苏宵心头一喜,连忙点头。
可是……如你说的,本官yù在这江甫官场上立威,若就从放过阮府,这立威还怎么立?”
杜亮似笑非笑,盯着萧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