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论道,相约(1/2)
() 刘信高举双臂,伸了个懒腰。感觉神清气爽,比睡了个懒觉还感到jīng神。
站起身来,久久伫立窗前,微微抬起头,透过窗户看着那蓝天一方。
“刘信!刘信在家吗?”院里传来李安的喊叫声。
刘信趴在桌子上,把头探出窗外,回声道:“在呢,安子,来屋里来歇会吧。”
李安推门进去,一头躺在刘信的小床上,双腿往床桄上一撩,上下摆动着,说道:“你早就考完试了,为啥不找我去玩啊!”
“前两天,你不还没放假吗!知道你还得准备期末考试,也就没找你,这不,刚放假就来兴师问罪来了,你啊……”说着刘信从椅子上转过身来,手指着李安笑着说道。
李安呵呵连笑两声,“这不,放假在家呆着无聊吗!想找你来玩,要不找谁去呢。”
“上哪儿玩?你有好去处吗?可别说捉鱼、掏鸟儿、上山什么的,没兴趣,还不如在家看会儿书呢!”刘信连问两声。
“还看那本什么经呢!你还就是聪明,能看懂,也能看进去,我呢,就差你远了,你们说说,还知道一点儿,自己看,真是蛤蟆进了水井,”
“哟嗬,说着还拽上了,水平见长啊。说说,蛤蟆跳井,啥意思”。刘信好奇。
“啥意思!不懂呗,还啥意思,装傻!”李安撇着嘴道。说着,坐了起来。“要不,我们去蝎子沟捉蝎子去?”
“捉蝎子去?”刘信想了想,点头道:“这个主意还行,不知道现在有了吗?”
“有了,肯定有了,昨天晚上我还见玉儿的小叔提着灯笼到坡上去捉了,捉了小半桶呢!”李安脸露羡慕,“我们晚上出不去,我们去蝎子沟,虽然远点儿,可哪儿蝎子多!”
“行,不过,今天不早了,去不成了,要不,我们明天,在叫上俩人?”刘信点头同意。
“我有你做伴儿就够了,你要找就自己找,不过人别多了,多了轮不着。”李安提醒刘信。
“就叫上学兵一个人吧,走,咱看看他在家子干什么,顺便跟他招呼一下。”
“行,走,我们结伴儿去吧..”李安站起身说道着,二人出了刘信家,向东往白学兵家走去。
白学兵家住村东头儿,跟刘信家还隔着两条长巷和一到大街。
二人来到白学兵家,白学兵的母亲正在院里做着针线活儿。二人一问,白学兵的母亲指着错对门说道,“刚出去,好像是说去语然家了,说是去问个事儿,你们去语然家看看吧。”
张语然正考完试后,也没什么事做,就在家琢磨起老子的那本‘道德经’。这天,正看到那‘闻道篇’,看迷迷糊糊地,刚想找个人来说道说道,正好白学兵来了,也是在看‘闻道篇’,也有些不解,也想找个人来讨论讨论,于是,二人在院中的低桌旁坐下,争论了起来。
刘信和李安还没进门,就听到了白学兵的大嗓门。
“应该是道堇能行之,道若存若忘,道大笑之,不该是人吧?”
“要不,我们找刘信,看看他怎么说,”张语然无法说服白学兵,只好搬出刘信。经过多次交流,二人对刘信的看法都还是比较认同的。
“你们俩争什么呢!这么热烈。我今天可做了一回曹cāo,不用你们找了,我自己来了。说说看看”刘信一边笑着说着,一边就跟李安走到了低桌旁。
张语然赶忙找来两个小櫈让俩人坐下。随手把自己那本书扯到刘信面前,说道:“你先看看,看看再说。”
刘信把眼光转向张语然所指的地方,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心里琢磨道,这是哪“闻道篇”,正好自己也还没仔细琢磨过,正好可以和他们共同参详参详。
于是随口说道:“这‘士’好理解,古时有‘士族’一说,指的是当时有学问的人。‘上士’说的是学问高深的的士人;‘中士’指的是学问一般的士人;‘下士’就当然是指学问不行的士人了。”刘信看了一下俩人。
“是,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二人点头道。
“‘闻道’,我觉得应该是‘听闻到道’”二人又是点头。
刘信用手在第一行一划,说道;“我觉得他的意思是说‘学问高深的人听到道,还能依道而行,一般的人听到道,有时行有时不行;学问底下的人,会哈哈大笑,一笑而过,根本不信!”
听毕,张语然用手点了点白学兵的鼻子,笑道;“听听,还是我说的靠谱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