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回 乌鸡国 (中)(1/2)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第二天一早,早斋的时候唐森想去跟方丈告个别,但是饭桌上没见到方丈,一打听才知道方丈大人已经连夜进城去了,只得作罢,跟持事打了声招呼也奔城中而去。他要去面见皇帝倒换官文。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上次宝象国的经历,这回唐森是驾轻就熟,报了门使被宣入殿中。
此时的唐森为了彰显大唐的威仪早换了身干净的衣服,那顶满是油腻的毗卢帽也暂时收在包裹里,上得堂来,满朝文武见唐森仪表不俗,相貌非凡,都不住的暗暗点头,好一个大唐长老。
那国王本来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一见唐森急忙站了起来与他讲话:“听闻长老乃是大唐天子的钦差,今rì一见果然气宇不凡,赐座。”要说这个冒牌的国王目前来看在表面上对唐森那还是十分的尊敬,朝堂赐座除了年高的元老有这等待遇还未见谁能轻易得到这种荣耀。
唐森他心里透亮,那上面站着的不是什么国王而是一个妖怪,但是他已经拿定主意不管这件事,既然你客客气气的对我,那我也以礼相待,只求那妖怪盖了玉玺在通关文牒上,自己拿了好跑路,所以表面上他也是斯斯文文把架子端在那里,乍一看还真是位有道的高僧。
他这里四平八稳的坐着,稍稍扭头往旁边看了一下,就发现那个五品的方丈正站在朝列之中。
那上面的国王回身坐回龙椅,接着说道:“听闻大唐的佛教与本处有所不同,不知异在何处?”原来那方丈一早赶着进城是急着跟皇帝打报告,把昨天接待唐森的事情都告诉了皇帝。
这方丈一开始听说大唐来了钦差很欣喜,但第一眼见到他时只以为是个行脚的野僧胡说八道想蹭饭吃,但是唐森出手就给了一锭金子的举动让他不得不相信眼前这个破衣烂衫的和尚真就是上方来的人,不然出手为何如此阔绰,所以对唐森的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带着唐森参观寺院恭敬有加,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动身上朝面见国王,将自己与唐森所谈的一切都如实的上报了。
唐森听了国王的话,脸上有点发热,神情太囧,本来嘛,他不过是想糊弄一下方丈而已,没想到他们都听实了,只要硬着头皮胡编:“所念经文不同。”他昨天参观过敕建宝林寺的和尚作晚课,念的都是《孔雀经》、《劝俢功卷》一些从来没听说过的经典,他记忆中有印象的是《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阿弥陀经》,当然自己最熟的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以有此一说。
“噢?大唐的法师念的都是什么经?”国王来了兴趣。一个妖怪居然对佛教感兴趣,着实奇怪。
“早晚俱念一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森只敢捡自己最熟的来搪塞,免得自己给自己挖坑下不来台。
果然,这个乌鸡国从来没听说过什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一步算是唐森蒙对了。但是后面他悔不该提什么佛经,这是后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一部什么经典?”国王大感兴趣,那满朝的官员也是头一次听说,最为惊讶的还是那位主持大人,他额头上的冷汗都出来了,所谓真人不露相,昨天幸亏自己后来善待了这位远方来的和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般只称作《心经》,全文仅二百六十字,般若乃是“智慧”之意,波罗密多意思是“度”或者“到彼岸”,此经字数虽少义理深奥,绝非常人能参透,必是那福德深厚之人闻此章句,于只言片语间得大智慧,开花结果证度彼岸。”他这套说辞都是乌巢禅师所讲,唐森照本宣科。唬的下至大小官员上至妖jīng皇dì dū惊诧不已羡慕非常。
“请法师诵读一卷,以开佛听。”国王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催促唐森诵经。
让背就背吧,反正这部经自己记得烂熟,所以呱啦呱啦就把《心经》当堂诵读下来。
乌鸡国本来尊崇的是小乘经教,全国上下,包括国王百姓都信奉佛法有些佛根,突然之间听说了这么一部大乘的经典,顿时感到境界完全不同,虽然无法真正领悟,心界却也提升不少,知道这部经典所载绝非寻常之语,所以闻者无不法喜充满欢喜异常。
那国王再也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下了龙床宝台,来在了唐森的面前,一躬身道:“长老可已经领悟其中的奥秘?”
眼看妖怪走到自己面前,唐僧还是忍不住的想后退,但见他毫无恶意又如此谦卑的请教便随口答道:“略知一二。”
完了,那妖怪听说唐森略知一二只当他是谦虚,把袍子一撩,回身上了宝座,宣旨道:“封唐朝长老唐三藏为乌鸡国国师,赏黄金千两。”
唐森一听连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贫僧何德何能受此大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