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北中郎将(1/2)
()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这一天,马越和张玲带着黄忠这个跟班在洛阳大街上四处的闲逛着,看见人群都往东门涌去,为了去凑一凑热闹,找点乐子,马越拉着张玲也跟着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被关在囚车里,带着重伽,旁边的人指指点点的。
“知道吗,那是北中郎将卢植大人,听说是勾结黄巾贼,事情暴漏了,陛下下令捉拿回京问罪的。”
“你知道什么,那是卢植大人yù用兵自重,借此要挟朝廷索要三公之位。”
“都不是,那是河东太守董卓贿赂宦官陷害卢植大人借此趁机上位的。”
众说纷纭,总之就这样卢植的功绩被抹杀了一大半了。
黄巾之乱往往被我们一笔带过,其实对于汉王朝而言真的很危险。黄巾的主力已经兵临颍川,卡住了河南的东大门,南边的南阳也是重镇,而关西当时也不太平,所以国家存亡于一线,卢、朱、皇甫三将带出的部队包含了五军七署,这几乎是河南正式部队的唯一家底了。
“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副,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这是《后汉书卢植传》的原文,中平元年,这四个人是大将军何进、太尉杨赐、司徒袁隗、司空张济,何进是外戚代表;袁隗和杨赐两个公侯世家,两家人还很不友好;张济(不是董胖子手下)从现有的评论来看是对汉灵帝不论对错马首是瞻的人,他们四个都不是一炉。
时而是温文尔雅的学士,时而是地方干吏,现在又成了一军统帅,要知道他以前干的理乱事务与黄巾起义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同时受命的皇甫嵩乃将门之后,本事也是名将;朱隽更是在交州叛乱时运筹帷幄大显身手,他们都是领兵作战的行家。而卢植却不是,他虽然“xìng刚毅有大节”“能饮酒一石”可毕竟是学士。
好了言归正传,在马越快要回到后将军府上,远远看见一个太监从府中出来,旁边秦劼那是点头哈腰的,待太监走后,秦劼看着从外归来的马越“走,陪我去喝两杯。”
后院
“刚才在东门看家北中郎将卢植被押解回京了。”
“陛下召我明rì进宫。”
“那秦叔打算如何呢。”
“哎,头疼啊......”
“想听我的意见直说嘛,还装啥啊”,马越心里又一次狠狠的鄙视道。
“卢植的授业恩师是马融,马融的女儿又是袁隗的妻子,再说卢植是四府同时举荐的,可是现在宦官想扳倒卢植......”
“是啊,我就是为这个头疼,刚才那个死太监明面上是陛下召我进宫,私下面确实要我落井下石”
宦官想弄死卢植,这一点都不奇怪,谁让卢植曾近上书给汉灵帝的大致意思如下:“选用能吏,解除党禁,免除重罪,修整武备,弘扬经学,减少官员调动,禁止请托升官,减少专权。”
好在汉灵帝没听,不然像张让之流早就没饭吃了,历史也就会改写了。
“这个不难啊,你只要两边都帮不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