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遇火牛 日本人狼狈不堪(1/2)
正喝得面红耳赤的时候,马青山进来了,报告说来了六个记者,要采访他。
“记者?太好了,快请,快请。”刘永义站起了身。
六个记者进来了,刘永义让他们坐下,请他们吃饭、喝酒。
“一直盼着你们,我正为宣传的事情发愁呢,近卫师团拳头大嘴巴大,我呢,拳头大嘴巴小,这几天净挨骂了,现在好了,现在我也大嘴巴了,现在轮到我骂他们了。”
刘永义滔滔不绝起来,把这几天的战斗经过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刘军长,外面打得这么激烈,你怎么不上去指挥呢?”刘永义说完之后,一个记者问道。
“没轮到呀,现在是王起凤王副军长指挥,过几天才轮到我。”
“王起凤王副军长?他……能顶住吗?”
“可以,完全可以,王起凤是陈诚陈长官手下的第一参谋,本事大着呢,这次留在敌后,我跟陈诚陈长官磨了好多嘴皮子,陈长官才答应让他留下。”
“真的?我们去采访他吧,说不定,他又打了胜仗了。”
“好的,我带你们去,不过现在不行,现在枪炮很激烈,过会没那么激烈了,就带你们去。”
刘永义继续喝酒吹牛,一直吹到下午二点多,前线的枪炮稀落下来了,才带着记者们去了王起凤的指挥部。
王起凤向刘永义报告战况:从上午到现在,近卫师团发起了多次冲锋,全被击退,现在停止了进攻,只有大炮还在继续打。
“停止进攻?天还大亮就停止进攻?嗯……那帮家伙一定想迂回,女士们先生们,你们有好戏看了,就在今天晚上,哈哈哈哈。”
刘永义请王起凤向大家介绍今天的战斗,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讲完今天的战斗后,王起凤带大家来到一处前沿,这里是rì军的一个主要攻击点,战斗非常激烈,倒下的尸体也非常多,有三四十具。
记者们开始拍照,少数比较勇敢的,带着相机爬上高高的观察台,从那里拍摄遗尸累累的战场。
天黑下来之后,刘永义带着记者们来到距离南汇六七公里的盐仓镇,他估计,rì军的迂回部队会走盐仓镇。
刘永义带着记者来到一处空地,那里站着三十多头水牛,杨心红、欧阳志带着一群人正在忙碌,有的把水牛的牛角削尖,有的给水牛的尾巴扎草。
“看看,看看,好好看看这些水牛,它们可是今晚这场戏的主角。”刘永义走到一头水牛旁边,伸手拍着牛头。
“主角?想用这些水牛干什么?”
“猜猜,你们猜猜看。”
“一下就猜出来了,‘火牛阵’而已,两千年前田单用过的。”
“柳小姐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哈哈哈哈,现在拍照吧,把这些勇士的形象拍下来,对了,不要用闪光灯,会吓着水牛的。”刘永义一边说一边走到水牛的后面摆起了姿式。
“不用闪光灯?那怎么拍呀?”
“马灯,马灯,用马灯拍。”
有人提来了马灯,记者们就着马灯的光亮拍了起来。
“刘军长,光削尖牛角效果不好,应当绑上刺刀,横着绑,田单用‘火牛阵’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
“刺刀太短了,应当绑大刀,一扫一大片。”
“你们的建议很好,我们没有大刀,刺刀也不多,不过有办法,现做,用竹子做。”
刘永义叫来杨心红、欧阳志,要(她)他们按刚才说的做。
记者们对制作竹刀很感兴趣,自告奋勇加入了制作的行列,很多人还把自己做的竹刀绑到牛角上,站到前面拍照。
大约九点钟,有人跑来报告:rì军的迂回部队出来了。
“出来了?很好,很好,现在开始演戏,杨同志,带着你的牛上去。”
杨心红赶着牛在前,刘永义等人跟在后面,他们穿过防线来到了距离公路一百多米的地方。
杨心红把水牛一字排开,每头牛相距十米,牛头对着公路。
杨心红睁大双眼,借着微弱的星光,她注视着不远处的公路。
远处传来了脚步声、马蹄声,跟着,一长溜人马出现在公路上。
杨心红没有马上放牛,她继续观察着,等待着重要目标出现。
“达、达、达、达”,前面传来了马蹄声,跟着,出现了战马的身影,有十几匹之多。
“灌油。”
队员们开始往牛尾巴上的干草灌注煤油,一股浓浓的煤油味弥漫开来。
“点火!”
队员们用火柴点着了牛尾巴,随后,他们在牛屁股上加上一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