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汉帝崩,吴魏动(1/2)
第九十四回汉帝崩,吴魏动
时正三更。汉帝叹道:“朕不久于人世矣!”遂遣使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来永安宫,听受遗命。孔明等与汉帝太子刘禅,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永安宫见汉帝。
且说当孔明到永安宫,汉帝如回光返照一般,居然看起来清明了许多,慌忙拜伏于龙榻之下。汉帝传旨,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道:“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而今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说罢泪流满面看向太子刘禅,刘禅惶恐拜跪于汉帝面前,痛苦流泪。孔明亦哭道:“愿陛下善保龙体,天下未统辟邪怎肯轻易离了我等!”汉帝不语,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般。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汉帝令且退。谡退出,汉帝谓孔明道:“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道:“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汉帝道:“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吩咐完孔明,便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口谕黄门代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道:“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吴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孔明等泣拜于地道:“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汉帝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道:“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道:“有何圣谕!”汉帝泣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道:“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汉帝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太子刘禅、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道:“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你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
三人拜毕,孔明道:“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汉帝谓众官道:“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道:“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道:“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汉帝又对着孔明说道:“未曾想孟起,子寒不在身侧,朕心实在是不愿。奈何各司其职专为我大汉,朕不怪此二人。想二人助朕,朕还未来得及与二人共富贵就散手人寰,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朕遗命:朕死之后,加薛冰为太子太傅荆州牧。加马超为太子太傅凉州牧。”
汉帝又谓众官道:“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五岁。时章武五年夏四月二十四rì也。
汉帝驾崩,文武百官,无不哀痛。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长安。太子刘禅一路随着灵柩直到长安,安于正殿之内。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诏道:“朕初得疾,但下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群臣读诏已毕。
孔明道:“国不可一rì无君,请立嗣君,以承汉统。”乃立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加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葬汉帝于惠陵,谥道昭烈皇帝。尊皇后甘夫人为皇太后,糜夫人追谥为皇后(糜夫人先于汉帝死)。升赏群臣,大赦天下。早有魏军探知此事,报入洛阳。
近臣奏知魏主。魏帝大喜道:“前rì关公死,今rì刘备又亡,朕无忧矣。何不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贾诩谏道:“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仓卒伐之。”
正言间,忽一人从班部中奋然而出道:“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众视之,乃司马司马懿也。魏帝看着司马司马懿问计于司马懿。司马懿道:“若只起大魏之兵,急难取胜。须用五路大军,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丕问何五路,司马懿道:“可递国书一封,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此一路也。再修书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荆州,取荆州此三路也。又可差并州训新兵张辽处,起新兵五万,西攻长安:此四路也。然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五万,由宛城径出取樊城;此五路也。共大兵四十万,五路并进,诸葛亮便有吕望之才,安能当此乎?”
魏帝闻言大喜,随即密遣能言官三员为使前去;又命曹真为大都督,领兵五万万,径取樊城。此时张辽在并州练新兵,如今已有两年余,得到魏帝诏令,骑兵五万新兵准备渡黄河直接攻冯翊。
却说蜀汉后主刘禅,自即位以来,旧臣多有病亡者,不能细说。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时后主未立皇后,孔明与群臣上言道:“汉车骑大将军西乡乡侯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后主即纳之。
建兴元年秋八月。
忽有边报说:“魏调五路大兵,来攻汉地;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五万,取樊城;第二路,张辽新军五万,过河取冯翊;第三路,乃东吴周瑜,起jīng兵十万,来范荆州;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
汉帝听闻战报对着诸官问道:“魏帝如此,是准备欺我国丧,此仇深似海,诸官可以对策?”汉帝继位以来几乎事听孔明,今rì上朝看似询问诸官,可是还是主要询问孔明。孔明思定一会对着汉帝回道:“陛下,臣以为这五路兵只有一路为虑,其他四路臣已有对策。”
“相父先说说这哪四路可以退?”汉帝急切,听闻孔明有对策,赶紧出言问道,这刘禅也真是的,既然孔明已有对策,那该问的可是没有对策的那一路,如今这么一问,不知道孔明心里面该是怎么样的想。孔明看着汉帝,出口说道:“陛下,臣只有一路尚无应对之法,还请诸位大臣一起商议。”
汉帝看到孔明如此不给自己面子,心里面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快,不过如今以为帝王,看着自己口中的相父,汉帝却是不会太过计较,出口对着孔明说道:“对,相父说的对,是朕忽视了相父所言。主要是朕听见相父说五路敌军可以退掉四路,心里高兴就忘乎所以然,以为相父必定能够相处对应的计策来。”汉帝的解释,孔明深深的对着汉帝点了下头,表示理解了汉帝的刚才的急切。
这时候孔明出班,对着汉帝禀报道:“陛下,臣所对四路乃是曹真军,有征东大将军高陵亭侯赵云可退。东吴周瑜那路可以由征魏大将军汉兴亭侯荆州牧薛冰可退。至于那蛮王孟获,臣以为其念昔rì臣七擒七纵之恩定不会出兵,不出旬rì便可得到蛮王的信使,这路兵已退。还有一路就是那番王轲比能他起羌兵敢来犯,就派镇西大将军武都亭侯凉州牧马超领西凉羌兵去,敌知马超勇及马超在羌兵中的地位定会退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