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手 (第二、三节)(1/2)
第二节报到
和沈红分手之后,我便坐上了去ch大学的公交车。当身子坐在座椅上的那一刻,如释重负的我感到格外的轻松,因为现在我只要等着车把我送到站就好了。于是,我好奇而又欣喜朝车窗外望去……
就像无数电视剧中出现的镜头一样,ch市也是高楼林立,车流不息。各种样式的广告牌出现在鳞次栉比的楼层之间。马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我知道他们都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我坐的这辆901路公交车就穿梭在这一切之中,而我则像一个刚进城的乡巴佬一样对窗外的任何一样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经过了几十个红绿灯路口之后,公车终于在一所高校的附近停了下来,而我也从后门下了车。刚一下车,我并没有朝学校的方向走去,而是反方向行走。准确的说,是疾驰。拖着行李的我跑到马路边,“哇”的吐出了一口秽物。讲到这,本人也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一直都有晕车的毛病,一上车我就难受,刚才我已经忍了一路了。闲话少说,在路边休息了一阵,感觉好点了,我便回头朝我的大学望去。门口醒目的校名告诉我这就是我的目的地。我定了定神,然后收起目光,拎起行李,朝那片未知的地方走去……
进了大门之后,我便成了真真正正的外来户。由于对这个小世界我完全不熟悉,只好逢人便问新生报到的地方在哪里。一位看不出是学生还是老师模样的人告诉我直着往前走,走到湖边右拐就是。于是,我便按照此人的指点继续前进。大概走了一分钟,我果然看到了一个小湖,然后右拐,就看到很多红红绿绿的帐篷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上面的横幅清晰明了,那是各二级学院的报到处。我根据那些移动、联通帐篷上面的横幅找到了属于我们院的报到处。
“你好,是新生吗?”一位染着红sè长发的女生问道。我回答“是”。“你是哪个专业的?”我回答“社会工作”。然后她就笑了,然后我就糊涂了。她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道“学弟啊,我们是一个专业的,我是你学姐。”于是,我领悟到:管高年级的女生应该叫学姐。就这样,她热情地帮助我办完了各项报到手续,并且领着我去了宿舍。
我就像个孩子似的被学姐领着。他身上有一股茉莉花香非常特别,我闻着这味道感觉非常舒服。
“你是哪里人啊?”她突然问道。“额,c市。你呢,学姐?”我答道。
“我是SH市人。”“啊,大都市啊?那你当初为什么报这个学校的呀?”在我看来,这里自然无法跟SH市比,他既然是SH人,考SH的名校应该不是件难事。
学姐顿了一下,然后若有所思的说道:“因为我是个傻瓜,呵呵。”说着,她冲我笑了一下,而我不解其意,只能机械地冲着她也傻笑了一下。就这样,我和这位学姐边聊边朝我的宿舍走去……
我的宿舍在九号楼9531室,当我提着提着行李步履蹒跚的来到宿舍门口的时候,已经是满头大汗了,再加上本来天就热,所以我的衣服几乎被汗水浸湿了。学姐看到我头上的汗,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包心心相印的面巾纸递给我,并关心地对我说:“擦擦汗吧。”
这一动作让我感到很窝心,但是我又不好意思伸手拿,于是忙摆手,“不用……”
学姐不由分说,直接塞到了我的手里,“别婆婆妈妈的了。还有,这是你的宿舍,你在二号床,自己收拾吧,我就不跟你忙了,我还要去接别的同学呢。”说着,学姐走下了楼梯,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再看看手里那残留着体温和茉莉香味的面巾纸,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糟糕,我忘了问她叫什么名字了!我崛起了嘴巴,对刚才自己的表现很是不满意。不想了,先进宿舍吧。我直接推门进去,门并没有锁。写到这,我不禁有一丝感慨。因为这一天,我是哥几个中第一个进门的,四年之后,我也是最后一个离开这间屋的。
我的2号床是一个靠门的上铺,宿舍里的人都还没来,于是,一个人整理起床铺来。整理完之后,感觉浑身黏糊糊的,就想洗个澡。正好我们宿舍有dú lì的卫生间,虽然没有热水,但是夏天洗澡,用凉水就够了。于是,我冲了个凉水澡,然后爬上床铺,舒舒服服的躺了下来。也许是坐了一夜火车疲惫了的缘故吧,不知不觉地我睡着了。
就这样,我进入了我的大学宿舍,这里有六张床铺,六台书桌和六个衣柜,若干年后,还有我们六个人共同的回忆……
第三节兄弟女人
不知睡了多久,我迷迷糊糊中被一阵整理床铺的声音吵醒了。睡眼惺忪的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宿舍的灯光,我立刻意识到自己睡了一天了。我懒散的从床上坐了起来,感觉下铺似乎有人,于是朝下面看去,果然,我斜对面的下铺有一位男生在叠被子。这就是后来我们宿舍的老好人,也是我大学最好的哥们之一——尹志刚。
志刚是HB省人,而且是一个典型的当地人,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材,瓜子脸,高颧骨,脑门突出。从我那天第一次见他起,我就觉得他长得像原始人,但是这句话我从来没有和他说过,到毕业的时候也没有。志刚是一个很健谈的人,而且酷爱文学,有的时候像个失意的文人,有时又像是个当代的愤青。但是,有一点是同宿舍兄弟乃至所以认识他的人所公认的,那就是:刚哥是个好人。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我友好的跟他说了第一句话。
“尹志刚,你呢?叫什么。”他憨笑着说着。
“冯临。”然后,我们又互相询问对方的籍贯,以及其他一些个人信息,并且共同交流了高考的心路历程,交换了对这所大学的初步印象。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尤其是志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