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南山游(第二节)(1/2)
第二节南山游(下)
再后来,我和李贤珍就到了小鸟天堂去看小鸟。说句实话,我对动物,尤其是禽类的了解基本上仅限于能区分出麻雀和和喜鹊。在该景点逛过之后,我才发现原来鸟还有那么多复杂的分类。
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鹦鹉的表演。训鸟师随便给出一道数学题,让鹦鹉去翻写有数字的牌子,鹦鹉就像听得懂人话一样,每次都能准确无误的将那个答案数字找出来,虽然说我知道这是骗人的把戏,但是就像我无法揭穿刘谦的魔术一样,猜不透的东西才会吸引人。之后,驯鸟师想出了一个更绝得点子,她说这个鹦鹉不但认识数字,而且认识钱。不信,观众们可以拿出一张票子举过头顶,看鹦鹉的反应。
此言一出,就有好事者出现了,那名男子刚将一张十元的票子举起来,绿鹦鹉就朝他扑了过来,吓得该男子急忙低头躲避,当他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手中的票子已经落到飞回去的鹦鹉嘴里了。台下一片哄笑,训鸟师告诫我们不用担心,鹦鹉只抢钱,不伤人。台下又是一片哄笑。
看完了鹦鹉表演,又在下面逛了几个景点,逗了逗黑天鹅,研究了一下竹雕,又看了看南山的历史介绍,李贤珍迫不及待地对我说,“咱们去登山吧?”
“我们不是一直在登山吗?”
“那不一样,刚才全是在山底徘徊着呢,现在我想赶快到山顶上去看一下。”
导游说上山的路有两条,指的的爬上去和走索道。索道我们自然是不坐的了,既要花冤枉钱,又没有什么成就感。当然了,如果下山时累了的话,也可以选择坐索道缆车,不过,现在我们不想。而爬上去,其实也有两条路,一条陡,但路程近,一条平,但是距离长。走到岔口的我和李贤珍自然不知道这两条路的特点,我们只是随便选了一条,结果就走了那条平坦,但是距离长的路了。
要说登山,我还真没有什么经验。或者说,在平原上土生土长的我,就没有机会登太多的山。而且仅有的几次登山的经历也都是以失败告终。比如,14岁时,我登兰州五泉山的时候,还没走到一半呢,我就要打退堂鼓。父母劝我再坚持一会儿,但是我就是嫌累,走不动了,最后大家只好依了我,就这么灰溜溜地下山了。
这次也差不多,南山山顶大概有1200米高,按说这不算什么高山,但是对我这种菜鸟而言,它已经高不可攀了。记得爬到了400多米的时候,我就嚷嚷着要下去,李贤珍劝我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我见女朋友都这么有耐力,自己不能输给她,所以就咬着牙继续坚挺着。
600米的时候,我双腿酸软,走路有点打颤,并且有轻微恐高症的我,根本就不敢往山下看。李贤珍见我脸sè苍白,把我扶到了宽敞一点的阶梯处,我们坐了下来。她劝我,“如果不行,就别爬了吧,咱回去吧。”
听完这段话,我感觉像是被世界上最难听的话羞辱了一样腾地站了起来,对旁边的李贤珍说,“我今天一定能登到山顶。”对方微笑地冲我点了点头,眼神中有jīng光闪烁,看得我心里发毛,似乎这次又被她涮了。
我扶着木栏杆,艰难的往上走着,李贤珍在旁边陪着我,不时会说一些鼓励的话。而本以为在600米的时候,就到了极限的我,居然一直没有停下来。700米、800米、1000米、1100米,到了,就要到了,最后几百米的阶梯就像修在山上的万里长城一般,蜿蜒辽阔。我站在一处烽火台上,望着不远处的山顶,微笑着迎着正午的阳光。
1200米,我到了,这次是真的到了。来到山顶了,看到了和我同一拨上来的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苦尽甘来的兴奋。我和李贤珍,走到栏杆处,像远方望去,一切尽收眼底,满山的葱茏在这一刻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山顶的凉风吹在脸上,就像荡漾在我心头的秋波一样,甜蜜而舒朗。那一刻,我觉得刚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山顶并不大,我很快就找到了其他同学,我们坐在一起,将包里的食物拿出来一边吃一边等候还没登上来的同学。
我们这些人里面,李贤珍只认识李婷婷和我们宿舍的两个哥们儿,跟其他人都不太熟。但是,边吃边聊的过程中,大家渐渐地都熟悉了,我也认识了我们班好几个女生的男朋友。
就在大家相谈甚欢之际,一个小小的意外打破了这里的和谐。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抱着一盘切好的西瓜往座位上走,一不小心被旁边的绳子绊倒了,顿时身体前倾,摔倒在地。也赶上她倒霉,那个盘子摔碎的同时,将她的左手划出了一个将近十厘米的大口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