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社工趣闻(第一、二节)(1/2)
第十五章社工趣闻
第一节社区实习
社会工作,一个听起来涵盖面广但又同样听起来陌生的词汇,各位读者现在看到这个词的感受和我在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看到它时的感受是一样的。不过,已经大二了的我自然没有了这种陌生感,但是要说jīng通那也谈不上,因为这一年的纸上谈兵和走马观花的上课也就让我学到了一些皮毛而已,不过,靠着这些皮毛我还是可以和各位稍微介绍一下我们专业的。
社会工作,简称社工,是一门由慈善人士发起并逐渐发展而成的培养专业助人人才的学科。在欧美各国,社工队伍发展的很好,人员队伍也很庞大,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有着很大的规模,但是在中国大陆,除了广东省之外,其他地方对于这个词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土壤。所以,很少人听说它,自然也就更少人了解它了。
谈到这,有人会问了,难道帮助人还需要专门设立一个专业吗?嘿嘿,我告诉您,还真需要。因为,没有一定助人经验和技巧的人常常会好心办坏事,到最后甚至帮了倒忙,那样的话,还不如袖手旁观来着呢。
简单说,我们这四年只研究一件事,就是如何更好的与人沟通。而沟通又是需要经验和阅历的沉淀的,所以实习是本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为我们学科的实用xìng太强了,单纯的纸上谈兵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
所以大二之后不久,系里面的老师们就将我们的实习计划做好了,这也是我们大学的第一次实习。当我拿到自己的实习安排的时候,就看到上面赫然写着:
实习地点:景阳社区
实习学生:柳芸,冯临。
是的,本着发扬传帮带的jīng神,每两个学生被安排在了一组,一个三年级,一个二年级,名义上是高年级的带着低年级的,实际上是相互照顾,相互合作。
就这样我和柳芸的社区实习生活开始了。我们每周实习一天,固定安排在了周三。记得第一个天实习的时候,李贤珍一直送我到公交站台,并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把持住自己,不要被别的女人迷惑了。我听完之后,又好气又好笑,用手刮了一下对方那jīng致的鼻子,说:“你没病吧?”
对方显然对我的诊断结果不甚满意,瞪大了他那双单眼皮的眼睛娇嗔地说道:“反正你要是敢在心里想着别的女人,我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我正yù回击她的恐吓言论之时,发现柳芸已经朝这边走过来了,便没有还击。见面之后,柳芸向我们俩打招呼,我自然是很热情地回应着对方,但李贤珍的脸sè就明显不对劲了,一股刚刚打开的酸醋味正慢慢地飘散在空中,并越来越浓。
幸好这个时候,可爱的公车来了,我匆匆和李贤珍道别之后,就拉着柳芸上了车。上车之后,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以前说话犀利干脆的李贤珍自从跟了我之后果真走小女生路线了,不但学会了胡搅蛮缠,也变得越来越爱吃醋了。
我心里的胡思乱想,柳芸是看不到的。但是她并没有闲着,打开音乐播放器,插上耳机,悠闲地挺起了音乐。迎着清晨的微风,迎着窗外jīng神抖擞的骄阳,我们朝着景阳社区前进了。
大约半个小时,我们下车了,又大约十分钟,我们走到了社区居委会门口。一个老式的居民街道里,一个狭窄的胡同口拐进去,倒数第二个门,上面挂着“景阳社区居委会”的牌子。也许是住惯了北方的宽敞大院,看到旁边一排排狭窄、低矮的二层居民小楼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一个字---挤。
居委会实际上也是一桩小型的二层楼房,这种样式的房子在南方,尤其是是在江浙一带应该是再普通不过了。我和学姐顺着狭窄而yīn森的楼梯走上去时候,正好迎面碰到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白白胖胖的男子。该男子看到我们两个陌生的面孔,就询问我们来此所为何事。
我们自报家门之后,该男子双手一拍,说等候我们多时了,就将我们迎了进去。到了二楼办公室,我们看到了另外两位姐姐,都是典型的ch时人,身材瘦小,皮肤蜡黄,颧骨处略高,眼睛大而无神。
一阵寒暄之后,分宾主落座,大家就开始攀谈起来了。这个居委会总共四个人,那个白胖的男子叫路子,另外两个女人一个稍微胖一点、高一点的叫林子,另外一个矮一点、瘦一点的叫燕子。
这三个人都是很善良、很实在的人。跟他们聊天不用太多顾忌,更不用担心得罪他们。路子哥,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景阳社区的概况,常住人口、地理范围、居民构成、社区特sè等。讲完之后,我说想实地了解一下这里,就和柳芸出去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