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小庙趣事(二)(1/2)
第三十二章小庙趣事
一声传佛号,法界普闻知。
四生登九品,六道出三途。
——《瑜伽焰口》
高泽说干还就干,把几个孩子都召集起来,把刚才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王全他们也是闲得难受,用梁山好汉的话说就是“嘴都淡出个鸟来了”,他们呀也是闲出个鸟来了。
又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一听高泽的主意,顿时齐声叫好,嚷嚷着都要坐主座,穿大红金线袈裟,生怕到时落了后,没有袈裟可穿,只能在一旁观看。
高泽叫他们安静下来,听他的号令,分配了各个位置。
什么“经窗冷浸三更月,禅室虚明半夜灯。”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高泽他们也只是在村里见过和尚放焰口,里面的关节门道哪能知道多少啊,一时间木鱼、铙钹、铪子、引磬、钟鼓等等法器一起响了起来。
首先,唱《杨枝净水赞》,主座拈香后,便正式登座,主座唱“四生登九品”,大众唱和“六道出三途”。
这些都是焰口的一些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回到主法台,真正的瑜伽焰口才开始。
“胭脂画面争妍,龙麝薰衣竞俏。云收雨息,魂销金谷之园。月缺残,肠断马嵬之驿。呜呼!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
其实《瑜伽焰口》中有许多文字优美的唱词,尤其是“召请”的文字,听来更是让人动容泪下。
白天有番(喇嘛)、道(道士)、禅(和尚)三棚经的,晚上照例有三棚焰口。
然亦不须忧恸,曹子建说得好:“惊风飘白日,光景逝西流。盛时不可再,百车忽我逎。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离火星庙最近的是孙家,孙老爷子也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了,听到庙里的动静也是不明所以,连忙从家里跑过来看个究竟。
焰口的宗教意义主要是度救冥界诸鬼,尤其是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戴罪之鬼,使他们得以开喉进食,免罪消灾,皈依三宝,脱离苦海。
这种道场有多至一百零八钟的,例如:吴佩孚、江朝宗死时,均用—百零八钟和尚放“千层焰口”。
阿难尊者在林中坐禅时,看见一个饿鬼,形容枯瘦,面貌丑恶,喉细如针,脸上喷火。
还有的丧家(斋主)同时请两个或两个以上寺庙的僧、道,东一台,西一台,谓之“对棚”“焰口”。
火星庙本来就离村子非常近,响动首先就惊动了附近的村民,大家都挺纳闷的,这庙里都好长时间没有和尚了,怎么会传来钟鼓之声呢,再说王五爷也没在庙里呀,怎么回事呀?
杀猪徒是以杀生为生计,犯佛门大忌,老娘婆即稳婆,也就是现今的产科医生,认为是污秽的,因此不要来,而布政使是封建皇朝时代,一省的高官,称为藩台。
样子做足了,这放焰口当然要念经了,可是这经他们怎么知道呀,要是说什么《大悲咒》、《金刚经》这些常见的经文,高泽倒也知道一些,也能背得出来,可是这些放焰口的时候可就不能念了。
其次,维那举腔唱“千华台上卢舍那佛”,让主座有时间将毗卢帽戴好。
放焰口的规模不一,最大的用毗卢座(就像庙里毗卢佛的座位),上坐三僧,皆为“正座”。对面两僧,一钟“拔文”(打木鱼),一钟“念文”(打引磬),座下每边五钟,共十五钟。谓之“千层焰口”。
然后,移至灵坛前,再由主座拈香,诵《般若心经》、《往生咒》、《变食真言》,唱《莲池赞》。
什么“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还在,人来鸟不惊。”
然后,主座鸣如意尺,唱《瑜伽焰口》的开卷语“会启瑜伽最胜缘”,大众唱和“觉皇垂范利人天”。
瑜伽焰口法会开始时,首先唱“戒定真香”,由主座拈香,于法台前礼拜。
什么“杜鹃叫落桃月,血染技头恨正长。”
王全、周小强、于顺、张飞腾加上高泽和另外两个个子高一点的男孩子,一共七个人,刚好穿箱子里的七套袈裟,戴七顶帽子。
还有的在天荷座上设三个幡门,有三位“正座”,谓之“三大士”。
周小玉和另外两个小孩因为个子太小只能当观众了,惹得他们还撅起了嘴。
阿难请问施食之法,佛为他说《焰口经》。从此以后,施放焰口,饿鬼都得到超度。
在焰口的后半场,主座将用咒语加持过的果等供品往场下撒,大众争着去抢。
这样主座唱上一句,大众和下一句,整个焰口法会逐渐进入高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