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粤西战事(下)(2/2)
张国梁虽是大将之才,但到底是行武出身,指望他来改组军队是不行的,rì后最多就是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方面军总指挥。
而江忠源则不同,他是举人出身,胆sè、韬略、知兵、气节这几方面都没得挑,兆华是打算以他来担任未来新军的统帅,和满清“掘墓人”的角sè,所以此时若不能让江忠源迅速建功立业,博得一片喝彩,那么rì后即便强行上位也难免会有人不服并很容易遭到满洲贵族们的打压。
可是江忠源当前所处的环境实在不利于他施展才干。赛尚阿帐下的军务已基本被向荣、乌兰泰等满洲将军把持,这也到罢了,因为乌兰泰十分赏识江忠源,从来都是言听计从,但问题是向荣和乌兰泰都总觉的自己才是老大,于是常常发生矛盾,这种情况下,即便江忠源有好的计策,清军往往因为内部互相扯皮而很难实施。
再加上将领们喜欢争功,所以,兆华打定主意要把江忠源从一团糟的赛尚阿帐下调走,让他借着凌十八搭起的“平台”建立一番功业。
想到这儿,兆华便开口说道:“大家商量的有道理,朕觉得凌十八一股实力尚弱,当以重兵速速铲除亦绝后患。传旨,就派叶名琛总理一切军务,前往剿灭凌十八一股。”
稍微顿了一下,兆华继续说道:“不过由于广东累年向外调兵,如今已无兵可用,若让叶名琛招募新勇恐不堪用反而容易坏事。不如另以新擢安庆同知江忠源带领所部楚勇外加近rì抵达桂林的徽勇二百名,迅速赴罗境协助叶名琛,爱卿们以为如何?”
“皇上圣明,江忠源虽至军前不过一月,却累立战功,楚勇亦博得敢战之名。叶中丞若能得此强援,则剿灭凌十八一股自当简便许多。微臣以为可行。”祁俊藻见兆华从容的说了一大堆,一看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便顺着兆华的意思说了下来。
其他人自然也没什么意见,因为兆华说得确实无可辩驳。赛尚阿帐前有四万“熊兵”,而楚勇五百加上徽勇二百不过才七百人,即便全调走,也无碍大局。而且兆华也点出了“招募新勇恐不堪用反而容易坏事”,并且有新招募的东勇拿钱后立马跑路的现成例子摆着,所以大臣们也真是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
……
咸丰元年七月初十rì,江忠源接到圣旨后率部开复罗境前线,此刻的他并不知道远在紫禁城的兆华对他报有多么殷切的期望,更不知道自己rì后会建立怎样的不世功勋。
不过此刻他已经敏锐的洞察到清军不堪一战,而太平军隐隐有做大之势。于是在行军的路上,他给远在新宁家中的弟弟忠济写了一封短信。
“……今观军中各将多有不和,临阵之时,出力者寡,战毕之后,争功者众。既不能同心协力,则剿灭会匪绝非易事,少则数月,多则经年。吾乡与粤西仅咫尺之遥,rì后难保不遭会匪侵扰,弟可于家中扩充团丁,勤加训练,以备rì后之需。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专此,兄忠源亲笔。”